|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一天两杯奶茶,血糖比钱包先告急
    百姓话题  >  [资讯速递]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一天两杯奶茶,血糖比钱包先告急     
    查看: 1342  回复: 27
     28  1/6  1  2  3  4  5  6  > 
    [资讯速递]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一天两杯奶茶,血糖比钱包先告急      查看: 1342  回复: 27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2-13
    •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一天两杯奶茶,血糖比钱包先告急

    资本做的“饭局”,只有血糖受伤
    最近一段时间,“外卖三国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种优惠券不断从外卖平台弹出,年轻人们下了一单又一单,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品类是——茶饮。

    自取就能0元购薄荷奶绿,几块钱的杨枝甘露,还有1块钱就能囤一箱的蜜雪冰城圣代……翻看社交平台,薅到羊毛年轻人,一边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抢”,另一边也开始担忧,商战到最后,也许受伤的只有自己的血糖。

    当代年轻人,对糖的态度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既无法放弃甜甜的奶茶,“就靠这一杯治愈一天的坏心情”,又时常怀疑“喝这么多糖,怕是要得糖尿病”。在不断的摇摆中,一些人会选择走进医院,查查自己的血糖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切正常,自然皆大欢喜,甚至可以继续“点一杯奶茶来庆祝”,但也有一部分人,会被医院确诊为糖前期,从此开始“控糖”之旅。糖前期,是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在医院检查时,会显示空腹血糖指标、糖耐量指标异常,或者两者兼有。它们指向这个人的代谢的情况,已经出现了问题。糖前期的脚步声很轻,除了化验单上的数字之外,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直观的感受,但它正在影响更多人的健康。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研究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总数已经达到2.74亿,而糖耐量受损患病率已经从2011年的2.3%,迅速上升到13.3%,并预计在2050年将达到14.7%。


    当然,患上糖前期不能直接归因于奶茶,或者其他的甜饮料,能够导致血糖情况异常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精神压力等等。

    26岁的河北初中老师陈默,在确诊糖尿病前期以前,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焦虑。

    最近正赶上学生期末考试,他短时间内体重从190斤飙升到210斤,一开始以为是压力肥,并没在意。直到发现自己总是口干、尿频,成为“糖尿病人”的恐惧促使他立刻去了当地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而等待诊断结果的时间,对他来说“就像是等待一场审判”。

    最后,陈默被确诊为了糖前期,拿到结果的那一刻,他反而松了一口气,开始面对接下来的治疗。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在中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前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但如果有效控糖、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从 2005 到 2023 年,中国患糖尿病的人数从8848万,增长到2.33亿。18年时间,糖尿病患者数量翻了一番,相当于每天新增 2.2 万人。其中,20岁成为了分水岭。最高危的人群是大学生与初入职场的年轻男性。20岁左右的男性,每 13 个就有 1 个糖尿病,患病率是同年龄段女性的 2 倍。

    更不容乐观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还在进一步降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的主治医师朱秀娴从业10年,她看过许多内分泌紊乱、代谢受损的患者,最近两年很多都是年轻面孔,甚至有不少未成年人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而这种糖代谢异常持续,也会让女性的月经“消失”,伴随卵巢多囊样的症状。往往直到这时,家长才会意识到糖尿病风险已悄悄潜入孩子的生活。

    数据也同样证明这一点,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最新发布的糖尿病地图显示,截至2023年,10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速最高,年均增长高达 3.88%。

    而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差异明显,北方普遍高于南方。2023年,北京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8.45%上升到第一名,天津、上海分别以 25.8% 和 22.0% 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患病率,预计到 2050 年,北京和天津的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 40%。

    和糖的较量,也是和体重的较量

    一位在河南工作的医护人员吐槽自己减肥困难,最近一年,她的体重超过了160斤,尝试过控制饮食,也增加了运动量,但体重反而一路看涨。

    年轻也不意味着更容易减肥。刚刚步入职场的00后女孩也在社交平台上抱怨短短两年时间就胖了30斤。

    她们都在这时意识到,自己反复减重失败也许和代谢有关。最终,经过检查,前者的空腹血糖高达8.0,确诊了糖尿病,而后者也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受损,属于糖前阶段。

    肥胖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相当紧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钟朝辉在科普视频中提到,“大多数肥胖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同样指出,高BMI(体质指数)正成为中国早发2型糖尿病的头号元凶。BMI是常用于判断胖瘦的指标。统计显示,正常体质指数的糖尿病发生率只有5.2%,而肥胖患者的患病率接近前者的3倍,高达14.6%。

    数据显示,北方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而BMI也反映了同样的结果。从2014年至2020年,北方人均BMI从23.85逐年上升到24.16,而南方人均BMI始终在23.7左右。按照国内的标准,BMI健康与超重的分界线为24,也就是说北方人均的BMI已经超重。而其中河北、内蒙、山东、天津、辽宁就占据了肥胖率前五名。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糖尿病对北方人挥下的镰刀更加锋利。

    而更令年轻人焦虑的是,胰岛功能受损之后无法修复,只能勉力维持。每个胰岛功能受损的人都要打一场长达一生的战役,共同的敌人是体重、血糖。而大部分时间,这是同一件事。

    在这场年轻人的控糖实验中,每种食物都化作了一个个具体的升糖指标。他们晒出的不是一日三餐,而是每天的“实验记录”。

    他们的对手相当强大。很多时候糖已经成为获得快乐最简单的方式。研究表明,当人吃到糖与脂肪的混合物,大脑会迅速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受到愉悦、快乐。控制糖分,就是限制了快乐。

    控糖人把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叫做“血糖菩萨”,比如麦当劳的汉堡几乎不会造成血糖剧烈波动,草莓、蓝莓之类水果也算血糖友好。升糖高的食物叫做“血糖刺客”。一片肉松沙拉酱吐司能把餐后2小时血糖“炸”到12mmol/L,有时候煮玉米、南瓜,也能把餐后血糖拉到10mmol/L。甚至连咖啡都能成为成为“升糖之王”,在一个网友的测试中,一杯400毫升的咖啡,在45分钟内让他的血糖从4.9mmol/L飙升到了8.5mmol/L的峰值。

    而在社交平台记录这一切,无形之中也会加重人对食物和血糖的焦虑。陈默控制饮食了1个月之后,在中午买一份鱼香肉丝盖饭配西柚汁,发到社交平台之后,很快就有病友指出他的错误,“盖饭、果汁碰都不应该碰”,最后还警告他,“再放纵自己就要确诊糖尿病了”。陈默感谢了对方的提醒,但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就在几天前,家人确诊癌症,重压之下,他实在太渴望从香甜的食物中得到些安慰。

    社交平台平等赋予了每个人“诊断”他人血糖的权利。一旦血糖仪显示餐前血糖值超过5mmol/L,就有人“提醒”要控制血糖。餐后一小时血糖超过7mmol/L就判断“90%要确诊糖前”。

    控糖上瘾

    想要控糖,第一步就是戒掉高糖饮料。健身女孩的书包里,总有一瓶三得利乌龙茶;健康饮食的中产男士家里,肯定得囤上一箱东方树叶。

    早在外卖大战开打之前,无糖茶已经超越可乐、奶茶成为了控糖人必备的“水替”。当其他饮料用高糖小料、碳酸气泡吸引人的时候,无糖茶静静地等来了打工人。
    曾经他们的血液里流的是奶茶,当发现血糖太高之后,彻底投身到新中式无糖茶里。数据显示,无糖茶新用户中,超过84%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购买最频繁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人占比也超过68%。

    三得利乌龙茶连续两年实现约200%的销量增长。去年夏天,这家一向低调的日本企业甚至组织了一场媒体沟通会来公布自己的战绩——在2020年至2023年,三得利除日本以外的亚洲与大洋洲市场的食品与无酒精饮料的整体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为这个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是中国市场。

    同样逆袭的还有国内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大增90%。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做出的统计显示,2024年4月至5月的无糖即饮茶类目中,农夫山泉和三得利集团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5%。而果子熟了、茶小开也推出新口味向老品牌发起挑战。

    最开始吸引人的还是分享笔记中不断刷新的减肥数字。佛系佩戴血糖仪28天,就减掉7斤,而对自己更“狠”的人只监控2周,就减重8斤。

    动态血糖仪的使用方法相当便捷,只要在手臂或者肚子钉进一个塑料小圆盘,就可以无痛连续监测血糖14天。最关键的是,动态血糖仪可以不间断记录每天完整的血糖数据。当代打工人有可能错过多邻国打卡,偶尔也把Apple Watch忘在家里,但血糖仪就是装在身体里的摄像头,“任何时刻都能看两眼”。

    有些时刻,它也能真实反映人的情绪。戴上血糖仪之后,不少人第一次直面了自己的“暴食”,毕竟血糖不会说谎。对食物的渴望会在任何时刻袭来,生活在福建的晓明吃完一块蛋糕之后,再迅速给自己点了一份炸串外卖、一个汉堡套餐,明明已经撑得吃不下,依然给自己泡了牛奶麦片。最后,当她瘫在床上看着跌宕的血糖数值,第一次意识到出了问题的也许不是血糖,而是自己的情绪。

    实际上,动态血糖仪检测的是人体的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水平。大多数情况下,葡萄糖是从血液传输到组织液中,但相较于直接检测血液,动态血糖仪的结果还是存在误差。但这并没有妨碍动态血糖仪成为爆款单品。截至2024年8月,动态血糖仪销量增速高达44%,远远超过指尖血糖监测仪。

    而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降低了年轻人购买的门槛。2023年以来,国产品牌快速入场,直接把动态血糖仪的价格打下了超过50%。而在当年年底,传感器的价格下探到100元至200元。年轻人能用“几杯咖啡”的价钱,来掌控自己的血糖和体重。

    这些人支撑起了血糖仪亮眼的销售数据。去年的双11,三诺生物、硅基仿生等国产血糖仪巨头,接连发布了自己的销量战报。其中,硅基仿生的动态血糖仪销售额首次突破一亿元;而三诺生物同样表示,自家动态血糖仪全网销售超过40万盒,增速高达400%。

    和控糖朝夕相处,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不少人都曾经想过就此“摆烂”。而血糖仪似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最近,陈默告别挂满糖稀的炸肉,恢复了低碳饮食。他不能放弃,因为血糖仪上“新一天的血糖波动又开始了。”他说。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6-1
    •  

    有糖尿病的人不吃糖也高,没糖尿病的人天天吃糖也不高。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1-10
    •  

    反正我血糖高
    就这样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3-5-2
    •  


    QUOTE:
    原帖由 我的卡布奇诺 于 2025-7-10 21:51 发表
    有糖尿病的人不吃糖也高,没糖尿病的人天天吃糖也不高。
    基因问题?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4-7-11
    •  

    年轻人再不喝奶茶 就特么老了
    老了更没机会喝了




     28  1/6  1  2  3  4  5  6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7176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