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时常出现一种宿命论:时也,命也。我们生在什么样的时代,碰到了什么样的时机,就决定了我们什么样的命运。
是国运昌盛是民生凋敝,时代发展大背景下,有各种时机,比如改革开放的春风、互联网的兴起、短视频的风行,每一场飓风狂飙的时候,总有一些人站在风口,飞跃了起来,命运的齿轮开始剧转。
各自命运,有让人欢欣雀跃,有让人悲伤不已,听着最近几年关于二胎三胎日益强盛的呼声,这总使我不禁想起二三十年前的计划生育,发生在河南农村的一些事。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边缘西南方向,曾短暂居住过一户人家,男人出事后被枪毙,如今早已是一堆白骨,女人带着女儿,不知道改嫁何方。
男人大约叫魏子,女人就是魏子媳妇。
魏子生于20世纪70年代,挺普通一个小人物,文化程度一般,初中毕业,追随在村里大孩子屁股后面,晃晃悠悠、稀里糊涂地长大,又遵从农村惯常的结婚年龄,相亲认识了邻村的一个女孩,理所应当地结了婚。
俗话说,成家立业,农村先成家后立业的不在少数。
在农村,除了种田还能依靠什么营生?魏子瞄准了家家都可能需要燃烧的原料——煤,于是他干起了贩煤的营生,卖散煤,也卖煤球。
农村烧火做饭,多是烧麦秸秆、玉米杆、玉米芯、树枝、树叶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有柴火裹不住的日子,所以家家都会备一些煤球。
在村里乡里乡亲之间做熟人生意,他为人直爽,平时给买者送货、抹零、赊账都是常有之事,魏子的煤品质纯,不掺劣质煤,做生意又不计较多少得失,于是生意有了起色,日子也有了盼头。
但,魏子也有糟心事。
最初,大女儿是光明正大出生的,媳妇怀孕二女儿时,早早躲了出去,计生办明察暗访,也没有找到人,在一天又一天的拖延下,拖着拖着二女儿出生了。
孩子还在肚子里,堕胎引产,属于合法操作,一旦生出来就是一个中国公民,不管有没有户口,那都是一个生命,谁也不敢给她弄死。
生米已成熟饭,别无他法儿,只能罚款。罚款已交,魏子一年白干。所幸,二女儿能存活于这个世上了。
被漏查而出生的二女儿,使魏子家成了计生办重点防范的对象。计划生育形势日益紧张,可是魏子还没有儿子。
在农村,没有儿子,香火就断了,百年之后,田地被瓜分,宅基地被霸占,正月十五连个上坟点灯的人都没有,操劳一世,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是农村人无法忍的。
你要杠:不是有女儿吗?但是在老家人心目中:女儿连家里族谱都留不了名字,不算自家人,不能作数。女儿再好,对一个家庭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儿子才是雪中送炭。
隔年,魏子媳妇又怀孕了,第三胎,熟人介绍的B超查验室,一查又是个女儿,魏子一家一合计,也不必躲了。
没多久,计生办突击检查,查到魏子家,不由分说,拉着魏子媳妇去乡镇医院做了流产手术,如此,做人流的手术费,也不必自己掏,又落了个配合乡镇工作的好名声。
乡镇医院又不由分说地给魏子媳妇上了节育环,意思很明显,到此为止。
魏子一家不甘心,儿子还得继续生!托了知根知底的熟人,找了一个诊所,便将节育环取了下来。
消停了两年,魏子媳妇肚子又有戏了,这次又先去查了B超,如愿以偿,是个儿子!给魏子一家子高兴地,睡觉都笑醒。但是,低调低调,计划生育查这么严,怎么能保住这一胎呢?这是个问题。
这次安排魏子媳妇躲在了自家姑姑家,在隔壁镇上。
计生办几个月不见魏子媳妇,又对她家情况了如指掌,猜着她可能出去躲计划生育了,于是三天两头往他家跑,白天去常规检查,夜里又来突击检查,结果就是没见着魏子媳妇的影子。
杨主任急了:给恁三天时间,再不让恁媳妇回来接受检查,只能拉东西封门了!
魏子也不怕:给恁说,出去打工了,恁不信,我有啥法儿,恁爱咋咋!
三天后,计生办又来,还是魏子拖着两个闺女,魏子媳妇不见踪影。
计生办杨主任脸色更难看了:当我们说话是放屁嘞!于是招呼几个手下,把魏子家的缝纫机、洋车、电视机,一股脑儿往大车上一装,留下狠话:让恁媳妇回来去赎东西!
魏子气地火冒三丈:靠恁姨,不让过了?!
慢慢地魏子媳妇躲在姑家有小半年了,家里躲着一个大活人,还大着肚子,这再怎么藏也藏不住啊。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不知是谁,给姑家镇上计生办告密,事儿又传到我们镇上的计生办。
计生办乐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你个孙悟空还能逃出我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走,上家抓她去!
计生办出现在姑家里时,可以想象魏子媳妇的震惊、挣扎、惊恐、愤怒、绝望、痛苦……
在杨主任的命令下,几个大男人拉着疯一样挣扎地魏子媳妇上了车,去了乡镇医院,做了引产手术,那是一个男胎,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死透。
魏子媳妇万念俱灰,她被送回家里,魏子傻眼儿了,魏子看到她那憔悴、绝望的模样,纷乱的头发,红肿的双眼,咬出血的嘴唇,已经憋下去的肚子,瞬间五雷轰顶,瘫软了一地。
生意也不做了,魏子家里天天关着门,村里人路过他家,也不敢声响,只是好奇地偷偷往里面张望,企图看出来点什么。
死一样地沉寂。
沉寂是表面的,魏子的心里翻江倒海,狂浪翻涌,他脑子里只有一个疯狂的念头:报仇。
在微亮的黎明、夜幕落下的傍晚,魏子偷偷在杨主任家附近踩点了一个星期,摸清楚了他家的作息规律,以及家庭组成成员,最终目标锁定在他儿子身上,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在村里上小学。理由很简单:你让我绝后,我也让你绝后。
我们小时候,都在自己村上小学,一般,爸妈带着我们去小学认个门儿,从此以后,就无需父母接送,都是几个发小一起上学放学,走几分钟就能到家里,家人也都比较放心。
血案就发生在那一个清晨,魏子拿着菜刀,对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毫无反抗能力的孩子砍了下去,刀刀毙命,孩子很快没有了呼吸。
再后来的事儿,前面已经讲过,魏子被抓捕、被枪毙,没多久,魏子媳妇带着两个女儿改嫁,从村里彻底消失。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时机相牵连,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规划和决定,为了人类的长远目标,我们只能忍受暂时的阵痛,只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真是,时也,命也。
写在跪着求你生的时代。
【全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