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板片是可拆板式换热器维护中核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换热效率和设备寿命。操作必须规范、仔细。整个流程可分为准备工作、拆卸、清洗、重新组装和试压几个关键步骤。


准备工作与安全

停机与隔离:完全停止换热器运行,关闭进出口阀门,实现物理隔离。

泄压与排水:打开排气阀和排水阀,将系统内的压力和介质(水或蒸汽)完全释放排空。

电气隔离:如果附近有电机或电气设备,确保电源已关闭并上锁挂牌(LOTO),防止误启动。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

防护眼镜和面罩:防止化学清洗剂溅射。

橡胶手套和防酸服: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伤害。

安全鞋:防止重物砸伤脚部。


第二步:拆卸换热器

测量记录:在拆卸前,使用卡尺测量当前所有压紧板螺栓的长度,或者记录螺栓露出的螺纹数。这是为了在重新组装时能恢复到接近原始的压缩尺寸,避免过度压缩或压缩不足。

松开螺栓:按对角顺序(先13,再24,以此类推)分多次、均匀地松开所有压紧螺栓。切勿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一次性松开,否则可能导致框架变形或板片错位。

移动活动压紧板:使用螺杆或千斤顶将活动压紧板平稳地向后移动,留出足够空间操作。


取下板片:

从上到下或从悬挂处小心地取下板片。

非常重要:立即为每一片板片做标记(例如用记号笔在板片角上编号),并记录其顺序和流向。按原顺序装回是保证密封和性能的关键!

将取下的板片平稳放置在专用支架或木板上,防止板片变形和刮伤。


第三步:清洗板片(核心步骤)

根据结垢的严重程度和性质,选择以下方法:


方法一:化学清洗(在线或离线浸泡清洗) - 常用

适用于水垢、锈垢、生物藻类等。

配制清洗液:使用塑料或耐腐蚀容器,根据水垢成分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碳酸钙垢(CaCO₃):使用氨基磺酸或柠檬酸溶液,温和且对板片腐蚀性小。

硫酸钙垢(CaSO₄)或硅垢:需使用强酸(如盐酸),但必须添加专用的缓蚀剂,并严格控制浓度和浸泡时间,否则极易腐蚀板片。强烈建议由专业人士操作。


浸泡与刷洗:

将板片完全浸没在清洗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30分钟至数小时,视结垢情况而定),期间可轻微晃动。

取出后,用软毛刷(如尼龙刷) 或高压水枪(压力建议低于50MPa) 轻轻刷洗板片表面和流道。不使用钢丝刷、刀片等金属工具,以免划伤板材表面的保护膜,导致点蚀。


中和与冲洗:

将刷洗后的板片浸入中和液(通常是弱碱性溶液,如小苏打水) 中以中和残留的酸液。

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板片,直至表面完全洁净、无清洗剂残留。


方法二:机械清洗

适用于硬质垢、异物堵塞或不宜使用化学清洗的场合。

工具:高压水枪、软毛刷、木制或塑料刮板。

操作:用高压水从板片正面冲洗,利用水压将流道内的垢体冲出。对于特别顽固的硬垢,可用木制或塑料刮板小心地刮除,但动作要轻,方向需与波纹平行,避免垂直刮擦。

注意:水压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压力可能将橡胶密封垫片冲坏或导致板片变形。


第四步:检查与更换密封垫片

检查板片:在光线充足处检查清洗后的板片有无穿孔、裂纹、严重变形或深度划痕。轻微划痕通常不影响使用。


检查密封垫片:

仔细检查每一条密封垫片老化、硬化、压缩变形、裂纹或切边。

建议:如果垫片使用时间较长(通常2-3年)或已有明显损坏,直接更换新的密封垫片。这是防止运行时泄漏的有效方法。


更换垫片:


清除旧垫片和粘合剂。

在新垫片的卡槽内均匀涂抹专用的粘合剂。

将新垫片地嵌入板片的垫片槽内,确保完全贴合,无扭曲或脱落风险。有些垫片是免粘合的设计,直接卡上即可。


第五步:重新组装

挂装板片:按照拆卸时记录的编号和顺序,将板片一片片挂回导杆上。注意板片的波纹方向和角度(通常是交替旋转180°),确保介质流道正确。

移动压紧板:推动活动压紧板,使所有板片和密封垫片初步接触。

拧紧螺栓:同样按对角顺序,分多次(至少3-4次)均匀地拧紧所有压紧螺栓。每次拧紧的力度要一致,直至拧到拆卸前记录的原始尺寸(螺栓长度或螺纹露出数)。严禁一次性单边拧紧或过度压缩,否则会造成板片变形和垫片损坏。


第六步:试压检漏

连接试压管路:关闭所有进出口,在一侧连接试压泵(通常用水作为试压介质)。

缓慢加压:缓慢将压力升至设计压力的1.25倍(或遵循设备手册要求),并保压至少30分钟。

全面检查:仔细检查整个换热器,特别是板片之间的接合处有无泄漏、滴水或冒汗现象。

处理泄漏:如果发现泄漏,需再次微量、对角地紧固螺栓。如果仍有泄漏,说明可能有垫片安装不到位或损坏,需重新拆卸检查。


清洗周期建议

日常监控:定期检查进出口压差和温度。当压降显著增加或换热效果明显下降时,就是需要清洗的信号。

定期预防性清洗:根据介质水质情况,制定固定的清洗计划(如每半年或一年一次)。


总结关键注意事项

安全至上:严格遵循安全规程,特别是化学品的使用。

标记顺序:拆卸时标记板片顺序和流向是重中之重。

保护板片:禁用金属工具,防止板片划伤。

对角拧紧:拆卸和组装时都必须按对角顺序操作。

检查垫片:老旧或损坏的垫片应及时更换。

严禁超压:试压时不得超过规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