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可拆板式换热器?
可拆板式换热器(Gasketed Plate Heat Exchanger, GPHE)是由一系列冲压有波纹的金属板片叠加而成,板片之间用密封胶垫密封,并通过框架和压紧螺栓压紧,从而形成复杂网状通道的换热设备。冷、热两种流体分别在板片两侧的通道中流过,通过薄板片进行高效的热交换。
二、主要组成部分
板片(Plates):
核心元件,通常由不锈钢(如304、316)、钛、哈氏合金等耐腐蚀材料制成。
板片上的波纹设计不仅增强了湍流,提高了传热效率,还增加了板片的刚度和承压能力。
不同的波纹角度和深度设计形成了不同的“硬度”板片,以适应不同的压力和工况。
密封垫片(Gaskets):
位于板片周围,用于密封流体通道,防止流体向外泄漏和相互串液。
通常由各种橡胶材料(如NBR丁腈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 Viton氟橡胶)制成,以适应不同的温度和流体性质。
可拆式的关键:垫片是粘接或卡扣在板片上的,可以单独更换。
框架(Frame):
由固定压紧板(框架板)、活动压紧板、上导杆、下导杆、后支柱等组成。
用于支撑和压紧所有板片组件。
压紧螺栓(Tightening Bolts):
用于将活动压紧板推向固定压紧板,从而将所有板片和垫片压紧,形成完整的密封。
三、工作原理
冷、热流体通过板片四角上的分配孔(Ports)交替进入板片之间的流道。板片波纹迫使流体产生剧烈湍流,从而高效地破坏边界层(层流底层),极大强化了传热过程。流体通常以逆流方式流动,这使得即使在很小的温差下也能获得很高的换热效率。
四、主要特点与优势
高效传热:波纹板设计产生高强度湍流,传热系数(K值)远高于管壳式换热器,通常是其3-5倍。
结构紧凑:在单位体积内提供了巨大的传热面积,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易于维护和清洗:
这是其优点。只需松开压紧螺栓,就可以打开设备,将板片组松开,进行物理清洗(刷洗、高压水冲洗)或检查。这对于易结垢的流体至关重要。
灵活性高:
增减面积: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板片数量来轻松调整换热面积,以适应工艺变化。
改变流程:通过改变垫片布置或使用盲板,可以灵活安排流体的流程和流道,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
成本效益:在相同的换热量下,通常初始投资和安装成本低于管壳式换热器。
热损失小:只有板片边缘暴露在空气中,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五、局限性与应用限制
承压能力有限:受限于垫片和板片结构,通常工作压力不超过25 bar(约2.5 MPa),特殊设计可达40 bar。
耐温能力有限:受限于垫片材料,常规橡胶垫片通常适用于-30°C 至 180°C。虽然特殊垫片可耐更高温度,但仍不如全焊接式。
对流体有要求:
不适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纤维或易结焦的介质,容易堵塞狭窄的流道。
垫片材料可能不耐某些有机溶剂或强氧化性介质。
可能发生泄漏:垫片是易损件,存在老化、损坏导致外部泄漏的风险(但不会造成两种流体混合)。
六、典型应用领域
由于其高效和易清洗的特点,它广泛应用于需要对流体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场合:
HVAC(暖通空调):区域供暖、区域供冷、锅炉一次侧/二次侧换热。
工业领域:化工工艺中的冷却、加热,食品饮料的巴氏杀菌,油脂工业的加热冷却。
船舶:中央冷却器、柴油机冷却、润滑油冷却、生活热水系统。
冶金、电力、造纸等行业中的闭路循环水冷却。
余热回收:如洗浴废热回收、工业废水余热回收。
七、选型时需考虑的因素
流体性质:成分、粘度、腐蚀性、固体含量。
设计压力与温度:工作压力与温度。
流量与进出口温度:决定换热量和所需的换热面积。
允许压降:流经换热器的压力损失不能超过工艺允许值。
材质兼容性:根据流体腐蚀性选择板片材质(不锈钢、钛等)和垫片材质(NBR, EPDM等)。
八、维护与清洗
定期检查:检查是否有泄漏,螺栓是否松动。
定期清洗:
化学清洗(在线清洗):对于水垢,可采用循环酸液或碱液清洗。
物理清洗(离线清洗):拆开设备,用刷子、高压水枪或专用清洗设备对板片进行清洗。这是可拆式的优势。
垫片更换:发现垫片老化、变硬、开裂或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总结
可拆板式换热器以其高效、紧凑、易维护的突出优点,成为了众多工业和生活领域的热交换方案。尽管它在承压、耐温和对流体洁净度要求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但其的灵活性和便于清洗的特点,使其在适合的工况下表现出极高的综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