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镇江人张谨农: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设计者
    百姓话题  >  [焦点话题] 镇江人张谨农: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设计者     
    查看: 9844  回复: 4
    [焦点话题] 镇江人张谨农: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设计者      查看: 9844  回复: 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4-7-11
    •  
    镇江人张谨农: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设计者

    1945年9月9日,一个注定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日子!当日9时,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庄严举行,日本战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向国民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中国抗日军民十四年的披荆斩棘、浴血拼搏,在这一刻荣光盛放。

    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举办地点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解放路,现为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而这座见证了历史时刻的大礼堂设计者正是镇江人张谨农。


    张谨农

    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埔军校也从广州迁至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迁校之际,校方决定建造一所大礼堂,以免重蹈黄埔时期师生露天开会常受日晒雨淋之苦的覆辙。为此,专门成立了大礼堂设计委员会,邀请了15位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师担任委员,其中就包括刚刚崭露头角的张谨农。

    然而,设计过程却并不顺利。

    第一次设计师们踌躇满志地设计出100张图纸,却没有一张能让校方满意。设计师们加班加点,一周内拿出了第二稿80张图纸的方案,但还是被认为没有突破传统建筑形式的格局。紧接着,设计师们绞尽脑汁的第三稿又被否决……这样的局面令设计师们都愁眉不展,有的干脆写了辞职报告。但张谨农却若有所思地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三天后,张谨农拿出了新的设计图纸。在他的方案里,大礼堂高大端正,像一个聪明的脑袋,这是智的体现。中间宽敞,像一个宽厚的胸膛,这是仁的体现。礼堂上方一对高高的塔楼,像一对刺破青天的宝剑,这是勇的体现……校方终于满意地在图纸上签了字。大礼堂的设计方案就此通过。

    1928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建成。时至今日,虽然已历经了近百年的风云变幻,大礼堂依然气魄宏伟,风貌如初。中国著名建筑学者和建筑教育家刘先觉评价:“从建筑艺术上说,它属于地道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是中国建筑向西方现代文化过渡的标志性实例,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旧址

    张谨农设计的旧居

    张谨农,镇江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爱读书,后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毕业后在南京从事商业性建筑设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的设计成功,一举奠定了他在国内建筑设计界的顶流地位,慕名前来聘请的建筑商络绎不绝。

    功成名就的张谨农收入渐丰,家庭生活条件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善。他把一家老小从乡下迁到镇江城里,开始是典房子住,后来在小观音楼巷5号(今大市口解放路南段东侧)建了一座小洋楼。这座楼由张谨农亲自设计,欧式风格,造型别致,迥异于周边的中式民居,成为当时镇江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不久,镇江沦陷,张家楼房亦被日军霸占,改作军用医院。抗战胜利后始得归还。1953年,张谨农响应市人民政府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号召,动员全家自愿腾出房屋,用于收治从前线归来的志愿军伤病员。后又一度成为团市委、市妇联的办公场所。上世纪90年代末,解放路拓宽改造,张家楼房被拆除,从此消逝在历史的尘烟中。

    新中国成立后,张谨农先后在治淮委员会、合肥市重工业局(建筑局)担任领导职务,参与了安徽许多重要建筑的设计,如合肥市政府大楼、皖南大学主楼、黄山宾馆等。他还加入了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活动和社会活动,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安徽省合肥市常务委员会委员,合肥市**等职。1963年7月,张谨农因长年积劳成疾,在合肥病逝,享年67岁。

    张家后人传承家风

    张有实是张谨农的幼子。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在上海中学加入,成为该校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之一,后就读于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1948年投奔解放区,任中共华北局城工部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上级“新中国建设需要科技干部”的指示,回到清华大学土木系继续深造。195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研究生,1956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我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和地区开发的研究和规划,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队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专家,荣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成为令镇江骄傲的当代名人。

    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吴大观,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因世交故,吴大观认张谨农为“干爸”,颇受其教诲。据张家亲友回忆,吴大观对“干爸”十分敬佩,每次见面都执礼甚恭。

    张谨农的孙子张德世、张德界分别成长为镇江市体育局、商业局干部,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已光荣退休。身为张家第四代的张皓,现在江苏省镇江中学教务处工作。

    “祖父很了不起,特别是当我们了解到举行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大礼堂是他设计的,更加自豪!”张德世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祖父了解抗战历史,铭记过去,珍惜和平,这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7-26
    •  

    如果没病死现在也有一百多岁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8-24
    • 行业 学生
    •  

    9月9号?9月2号?
    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 来自 北京
    • 精华 0
    • 注册 2016-5-30
    •  


    QUOTE:
    原帖由 zhuyuehua 于 2025-8-28 06:48 发表
    9月9号?9月2号?
    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中国战区是9号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7-4-27
    • 行业 电子制造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36738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