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全部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草原深处,一架大疆商用改装的自杀式无人机俯冲而下,机头绑着2公斤TNT炸药。
地面指挥所警报骤响,方舱卡车顶部矩形雷达瞬间锁定目标。 操作员按下发射钮,一束肉眼不可见的光穿透空气。
3秒钟后,无人机化作火球坠落,残骸蒙皮烧穿、电路板焦黑冒烟,像极了烤箱里烤过头的整鸡。
这是2025年7月内蒙古朱日和基地的真实画面,主角正是中国兵器集团最新列装的OW5-A50激光炮。
当美军还在为激光武器散热问题挠头时,中国士兵已经拎着“光剑”满场追砍无人机。
这套搭载陕汽八轴重卡的移动武器站,功率高达50千瓦,硬杀伤距离突破5公里。
现场工程师透露机密数据:激光焦点温度突破3000℃,相当于喷气式发动机燃烧室的水平,无人机铝合金外壳碰上就熔穿,碳纤维机翼遇热直接碳化,比烧烤摊师傅烤鸡翅还利索。
别以为这只是实验室玩具。 去年沙特油田遭百架无人机突袭,部署在石油设施旁的“寂静狩猎者”激光炮(OW5前身)两分钟内点爆32架,单次拦截成本仅2美元油费。
如今升级版OW5-A50装配四通道光电系统,夜里能通过红外信号识别藏在云层后的自杀无人机,沙尘天靠毫米波雷达穿透黄雾瞄准。
兵器集团测试报告显示:在青海4200米高原,空气稀薄反让激光衰减降低18%,击落耗时比平原还快0.5秒。
美军头疼的散热难题,在这里成了“送分题”。
OW5的液冷系统能在发射间隙极速降温,而美国洛马公司同功率试验机每打三发就要停机15分钟散热。
更扎心的是成本账:爱国者导弹拦截一次耗资300万美元,“郊狼”拦截弹单价也要15万,而OW5烧掉一架无人机只要6元人民币电费——相当于街头奶茶店半杯柠檬水的价钱。
卡车底盘暗藏乾坤。 登上驾驶室后舱,巨型电池组占据三分之一空间,12组超级电容可满足30次连续射击。
雷达兵现场演示系统抗干扰能力:面对20架模拟蜂群攻击的无人机,AI火控自动识别出携带爆炸物的高危目标优先打击,平均2.4秒烧毁一架,比《星球大战》激光剑对决还高效。
实战检验中,武器专家让OW5直面速射炮都棘手的迫击炮弹。
测试视频显示:当炮弹飞行至1.2公里高度时,激光束在0.4秒内将其熔成赤红铁水,半空炸出炽热烟花。
现场观摩的中东武官直接追问:“最大功率100千瓦的型号能否打巡航导弹? ”兵器集团工程师笑而不语,手指却悄悄指向展板上未公开的OW5-100构型图。
五角大楼紧急调取演习录像时,发现更惊人细节: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切口呈现高温熔蚀特征,但周边草木毫无灼痕——这意味着中国已掌握激光聚焦精度控制在厘米级。
对比之下,美国陆军年初测试的同级激光器,烧毁靶机时误伤300米外民房太阳能板,沦为全球军事论坛笑柄。
当以色列“铁束”激光项目因功率不足延期服役,俄罗斯“佩列斯韦特”激光车仍停在试验场,中国OW5已在西北边境执行战备巡逻。
哨所士兵透露:某次实控线对峙中,对方侦察无人机刚越界就被激光炮锁定,吓得调头就跑。
雷达屏幕记录显示,该机返航途中因电路烧毁坠毁,残骸里烤焦的摄像头芯片成了边境会谈时的铁证。
激光武器竞赛进入白热化。 白宫近日解密文件显示,美军DE M-SHORAD激光项目主管因进度滞后被撤换,而中国民间军迷早拍到了OW5在福建舰甲板测试的照片。
更让西方焦虑的是性价比碾压:沙特已宣布用OW5替换部分爱国者导弹阵地,仅燃油费每年省下9亿美元。
兵器集团生产线正日夜运转。 工人指着总装车间透露:“30千瓦轻量化型号装上了猛士装甲车,专供特种部队巷战反无人机。 ”
现场视频里,激光束穿透写字楼玻璃幕墙击毁室内悬停的穿越机,旁边鱼缸里的金鱼还在悠闲游动——这份精准拿捏的火力,让参观的外军将领当场签下采购意向书。
硝烟散去,朱日和靶场的无人机残骸堆成小山。 工作人员捡起半融化的电机笑道:“这可比微波炉烤鸡快多了,可惜没法撒孜然。 ”
而在指挥方舱内,雷达屏上闪烁的光点正急速减少——蜂群攻击不到十分钟宣告终结。 草原的风吹过发烫的激光发射器,八轴重卡车轮碾过焦土,留下两道深深印痕。
这个资料里说的应该是93阅兵中的小一号的激光炮,而阅兵中大一号的目前还没有资料。毛估估是安装在军舰上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10-7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10-7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10-7
- 行业 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