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中美贸易数据释放信号:全球供应链“换档”加速
    百姓话题  >  [资讯速递] 中美贸易数据释放信号:全球供应链“换档”加速     
    查看: 258  回复: 1
    [资讯速递] 中美贸易数据释放信号:全球供应链“换档”加速      查看: 258  回复: 1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中美贸易数据释放信号:全球供应链“换档”加速

    8月中美贸易数据近日公布,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深层逻辑——在美方持续推动“脱钩断链”背景下,中国外贸“朋友圈”加速南移,而美方政策反噬效应也逐步显现。

    中美贸易占比下滑,企业订单“转向”东南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2.73万亿元,同比下滑13.5%,占比跌至9.2%(去年同期超一成);同期,中国整体出口仍保持3.5%的同比增长,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大涨22.5%、10.7%,后者规模占比首超外贸半壁江山(51.7%)。

    企业端的变化更具象。昆山一家主营显示器边框的上市公司内部人士透露,7月已将最后一条纯美单产线迁至越南北宁,员工从300人减至40人,专注东盟、欧盟“加急单”。“美国客户仅给30%定金,欧洲能给50%且账期短两周,市场选择显而易见。”

    美方“围剿”升级,反噬效应显现

    美方“脱钩”动作持续加码。8月7日起,美对经越南、墨西哥等国转口货物加征最高40%“规避税”,同时将小额包裹免税门槛从800美元降至零。广州白云机场快件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证实,8月29日单日出境美国包裹骤降81%,有卖家直言:“宁愿加三成运费改道新加坡分流,也得撤回美线。”

    然而,高关税也在反噬美国自身。美国服装鞋袜协会最新联名信显示,8月中国产棉质衬衫到岸均价因关税被推高至7.4美元(孟加拉同类仅5.1美元),但替代产能短期难补位,导致沃尔玛、Target秋冬补单计划推迟至少6周,预计缺货率将升至12%—15%。

    欧美日“跟牌”犹豫,中国落子“南移”

    大西洋对岸,卡脖子竞争同步上演。阿斯麦(ASML)首席财务官达森9月6日坦言,对华出口EUV光刻机许可仍“冻结”,即便2027年扩产完成,对华年出货量也只能恢复至2024年六成水平;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清单8月生效后,美国国防部启动“战略废料回收”,但自评要将镝、铽循环利用率提至90%仍需四年。

    欧盟、日本的“跟牌”姿态则显犹豫。欧盟9月3日公布《清洁产业法案》草案,首次将中国新能源产品列入“高风险供应链”,要求2027年起公共采购中中国零部件占比不超15%;日本8月追加750亿日元补贴,欲将功率半导体对华依赖度从32%压至2030年10%以下。但外交部官员私下对媒体称:“华盛顿要盟友同步脱钩,东京只能先表姿态,实际执行会留余地。”

    中国外贸“重心南移”,新市场动能强劲

    应对变局,中国落子“南移”。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向非洲提供3600亿元授信,重点支持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前8个月对非洲出口增24.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翻两番,南非港口比亚迪滚装船密集待卸。

    在曼谷,RCEP联委会8日通过新一轮关税减让,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钢材、铝型材、锂电池2024年起再降2—5个百分点,直接对冲美方加征关税。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表示:“东方不亮西方亮,把朋友圈做大,才能持续破局。”

    变局之下,数据比嘴炮更“硬”

    当美国消费者为中国商品多付15%账单时,拉美光伏电站、非洲纯电动大巴、中东储能电站正批量装上“中国芯”。稀土、光刻机的僵局或仍需数年,但订单、资金、技术已沿着新航线疾驰。下一回合谁先“妥协”,数据将最先给出答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9月9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突然宣布,一口气把10家中国检测实验室踢出“认证名单”。今后,信通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计量院、TV莱茵-中检宁波、UL-CCIC、CVC Testing等机构的盖章,在美国市场统统不作数——它们不能再给任何美国电子产品出具FCC认证报告。消息一出,国内手机厂、车联网模块厂、出口电商瞬间炸锅:原来一张证书就能让产品上架亚马逊、BestBuy,现在这条路被直接砍断。

    事情来得并不“突然”。今年3月,FCC把华为、海康、中国移动等9家中国公司列入“规避调查”名单,理由是有迹象表明部分厂商通过第三方实验室“绕道”送检,把原本被禁的芯片或模组藏进成品里,继续在美国销售。FCC主席布伦丹·卡尔在内部邮件里直言:“我们怀疑某些实验室在替厂商‘洗白’设备身份。”随后,美国商务部、国土安全部、司法部组成跨部门小组,调取了过去三年这10家实验室的全部送检记录,发现两家实验室曾把同一款5G CPE先后以三个不同型号名义送测,而内部射频电路、FCC ID号段却完全一致——相当于一个人拿三本护照过海关。数据摆在桌上,FCC决定不再续期、直接撤证。

    更关键的是,美国正把“认证权”悄悄收回本土。2024年7月,FCC悄悄把位于马里兰州的“国家实验室”扩容三倍,新增20个电磁兼容暗室,年测试能力从5万件提高到15万件;同一时间,加州硅谷的“电信科学中心”拿到联邦政府1.8亿美元补贴,专门做Open RAN、Wi-Fi 7、蓝牙6.0的新协议测试。两家公立机构收费比中国第三方贵30%—50%,但美国厂商宁愿排队等档期,也不再把订单放往海外——“安全溢价”成了新的生意经。中国实验室被撤证后,FCC官网连夜更新“推荐机构”名单,美国本土实验室占比从42%飙升到71%,一眼就能看明白谁在接盘。

    背后还有一条更隐蔽的供应链红线。2024年,美国《国家频谱战略》把6 GHz以上频段划给“工业物联网专网”,要求2026年起所有入境设备必须提供“可信溯源报告”——芯片、滤波器、晶振、天线,每一颗元器件都得证明不是“实体清单”企业代工。中国实验室被撤证,等于直接失去出具“溯源报告”的资格;没有报告,货物只能在港口掏箱、补测、再排队,光滞港费就吃掉8%—10%利润。深圳一家做车载T-Box的上市公司算过账:原本一套认证3万元、15天拿证,现在转去美国实验室要7万元、60天,还要再飞一次美国工程师现场审核,单项目成本直接飙到15万元,一年十几个项目就是上百万美元,“利润被啃得只剩骨头”。

    中国外交部9月9日下午回应,点名批评美方“把贸易壁垒伪装成国家安全”,强调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几乎同一时间,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数据:过去三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无线设备年复合增长18%,2024年出货4.1亿台,金额560亿美元;如果认证通道持续受阻,2025年对美出货可能下滑15%,相当于84亿美元订单蒸发。业内把这场冲击称作“第二次证书海啸”——上一次是2022年11月,FCC禁止华为、中兴新设备入网;这一次,连“替人盖章”的中国实验室都被连根拔起。

    走到这一步,出口厂商只能两条路:要么花高价去美国本土排队重测,要么干脆放弃美国市场转战东南亚、拉美。东莞一家做家用摄像头的老板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亚马逊仓库里还堆着3万台货,原本打算黑五冲销量,现在只能祈祷别被海关抽检。”配图是一张FCC新公布的“不合格实验室”名单,红框里赫然印着自己合作了八年的那家机构。评论区里,同行们整齐划一地回复:“同病相怜。”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8572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