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女生在网上吐槽,自己的妈妈居然问她愿不愿意和一个保安相亲。
她很生气,当时在健身房运动的她立马给妈妈怼了回去:
“你觉得呢?真不知道你怎么好意思跟我开这个口的,你年轻的时候别人给你介绍扫大街的你愿意吗?
还是说在你心里我就能配得上保安?你真伤我的心。”
看到女儿反应这么激烈,妈妈立马狡辩说她还没答应,只是和女孩说说这件事。
女儿一点也不吃这套,说妈妈没答应只是因为她没答应,既然妈妈能跟她开这个口,就说明在妈妈心里是认可这件事的:
“如果别人说给我介绍个乞丐,你还会问我答不答应吗?”
妈妈依旧只说自己没有答应,女孩毫不退让:
“你都不答应你为什么要问我?如果我说我愿意你下一步会怎么办?你以后也别说人家看不起你了,是你自己让人看不起的。”
她放下狠话,告诉妈妈想要儿子就去生二胎,从今天开始就没有她这个女儿了,她也不需要这样的妈妈,说罢便把微信拉黑了。
随后,她越想越生气,介绍人是她的大姑父,她给她大姑发了微信,告诉对方以后不用给她介绍了。
大姑说她不知道这件事,女孩礼貌地让大姑代为转达给姑父,这件事也就这么结束了。
女孩的气愤,不光是大姑父给自己介绍一个保安,更令她难过的是,她的妈妈居然也认可这件事。
她不理解,在妈妈眼里,她只配如此吗?
02
曾经一个博主分享了一个高中女同学的奇葩相亲经历。
女同学的妈妈,乐于让女儿相亲。
不管是打太极拳的拳友、跳广场舞的舞友还是合唱队的队友,但凡有人对她说手上有单身男青年的资源,要介绍给她女儿,她只要听到几个关键信息,就会立马说:
“那跟我家女儿很合适。”
比如妈妈给她介绍的一个相亲对象。
这个男生二话不说,直接发了一个自我介绍的个人短片。
里面的内容,完完全全契合妈妈的喜好。
他不仅是个同乡,还是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已经博了妈妈不少好感。
男生介绍自己工作主要负责对外贸易,兼对外领导安保工作;
工作环境看起来非常的高大上,还有几张与国际友人的握手照片,再加上西装笔挺的样子,处处凸显着专业人士的模样,在妈妈的心中是个绝佳的女婿人选。
但是,女同学一看这个短片,就觉得不对劲。
果然被她发现,不论是毕业照还是坐办公室的照片、与外国人握手的照片等等,短片里出现的所有照片,都是男生P出来的。
不仅如此,他的个人经历也全是造假。
说是985高校毕业,其实读的是专科;
说是在上市公司做对外贸易,其实他是一名保安……
这天与地的差别,简直是把别人当傻子。
当女同学告诉妈妈男生骗人的时候,妈妈却表示,这算什么欺骗:
“不就是润色一下吗?你的照片不也会P,两个人还是要见一下面,看看感觉。”
“您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吗?”
“什么幸福?一个女孩子到30岁还没结婚,那就是有病,病不治好怎么幸福呢?”妈妈说。
是啊,在某些妈妈的眼里,跟谁结婚不是主要的,“结婚”这件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才不管相亲对象靠不靠谱,只要对方是个人,对他们来说,就是合适的。
03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因为自己看不上妈妈介绍的对象,妈妈就开始从身高长相工作多方面贬低,网友很难过,她问道:
“我就算再不好又怎么了,起码我不想去祸害别人啊,我条件一般就要收垃圾吗?”
因为结婚这件事,许多父母与子女产生矛盾,其实归根究底,问题的根本在于自我价值定义出了差错。
如何定义伴侣的价值,是由我们如何定义自我价值决定的。
同理,父母如何选择媳妇或女婿,是由他们如何定义自我价值、以及自家儿女的价值决定的。
在习惯贬低女儿的父母心目中,自家女儿外貌才华都不出众,年龄还越来越大,价值自然没那么高,配得上的对象也就更低配了。
甚至还会觉得,自己的女儿有个性别为男的人搭伙过日子就该心满意足了。
他们无法看到儿女的真正价值和真实需求,再多的要求,都是矫情。
而这种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只盼着有人接盘一样放弃标准与原则地找对象,只会越让他人觉得“廉价”。
最终的结果是,她们得到的往往不是尊重与爱护,反而更可能是肆无忌惮地贬低与不幸福的婚姻。
归根结底,人生的好坏最终还是你自己才能体验得到。
结婚与否最终还是自己的事,不为结婚而结婚,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
坚信自己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坚定自己的配得感,过你值得的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