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江苏镇江一男子收到不雅照慌了神,转账15万后才想起从来没拍过
    百姓话题  >  [社会写真] 江苏镇江一男子收到不雅照慌了神,转账15万后才想起从来没拍过     
    查看: 1956  回复: 9
     10  1/2  1  2  > 
    [社会写真] 江苏镇江一男子收到不雅照慌了神,转账15万后才想起从来没拍过      查看: 1956  回复: 9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9-22
    •  
    江苏镇江一男子收到不雅照慌了神,转账15万后才想起从来没拍过

    15万的教训可不便宜,但偏偏有人乐意自投罗网。”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刻薄的冷笑,可惜这并不是嘲讽,而是江苏镇江李某亲身经历的一场“诈与反诈”的较量。7月的一个早晨,平日里按部就班上班的李某却因为一条陌生彩信,被硬生生揪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您可能觉得奇怪,一条彩信能掀起什么风浪。可惜,正是这不足百字的信息,外加几张所谓的不雅截图,撬走了他整整15万块钱。


    原来,这条让李某心惊肉跳的彩信上,不仅附着“不雅视频”的截图,还署名一个“私家侦探”的身份,声称是被人雇主委托调查他的。确切地说,对方不仅调查他,还顺便挖出了“黑料”,扬言这些足以毁掉他的清誉。如果不想让这些截图满天飞,李某只有一条路可走——按图索骥,拨打彩信里那串号码,谈谈钱的事儿。李某收到彩信的一瞬间,脑海中仿佛飘过了大字报的影子,自己以后还能好好上班吗?还能好好做人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没有犹豫,赶紧拨打电话。


    拨通电话后,对方很“专业”,喋喋不休地给他普及“私家侦探”的职业操守,通篇透露一个意思:“我们可以帮你保密,但这可得花点代价。”一听代价,李某没多想,匆匆忙忙凑出了15万,通过银行分批转了过去。谁料,对方收钱后却跟变脸似的来个拖字诀。完整视频呢?对方含糊其辞。李某越琢磨越觉得奇怪,冷静下来一想——自己根本没拍过什么不雅视频!正是这个“后知后觉”,让他拾起了勇气去报警。


    警方一出手,舆论也炸开了锅。丹徒区检察机关很快冻结了嫌疑人的账户,15万元被悉数追回。这场风波,虽然有惊无险,但细究起来,背后可没那么简单。先来说说“嫌疑人”。两名主犯,曾某某和邵某某,生活中的角色一点都不复杂。他们既没有正经工作,更没什么远大前程。按他们自己的说法,走上这一行竟源于一则“兼职信息”。两人最初看到招聘启事上写着“发发短信就能挣钱”,当时以为这活轻松,不至于违法。可惜,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没多久,他们一个扮演“私家侦探”,另一个负责用手机发送彩信,还真靠“4元一条”的计费标准赚了近7万元。不法之路终究是条死胡同,等待他们的,是被起诉敲诈勒索的下场。


    这一案例铁证如山,但深究背后逻辑,你会发现问题远不止“两名嫌疑人”那么简单。首先是骗术——它利用的是一种极端心理,叫“恐慌性妥协”。一个普通人如果被说成生活作风有污点,名誉受损,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补救”,这与国际上的某些投鼠忌器可谓如出一辙。进一步剖析,这类案件多半连环作案,单单查获“跑腿人员”并非结案。警方有理由相信,这条作案链条上还有更隐秘的“策划者”正在脱身。


    更让人惋惜的,是许多受害者往往在收费骗局面前,一败涂地。这与社会治理的短板密切相关。这回李某运气好,钱追回来了,那要是没报案怎么办?很可能,辛苦钱就此打了水漂。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信诈骗案:几乎所有主犯都熟练掌握社会潜规则,专挑“信息不对称”的漏洞下手。这回镇江一市民被骗,或许就是因为在匆忙间没留神机缘。

    这种诈骗手法并非独树一帜。敲诈勒索这样的谋财方式古已有之。几乎每一代罪犯的技术,都是在时代大潮推动下更新换代。早在20世纪初的欧美,骗子会伪造“敲诈信”,扬言家中贵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再看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骗子手段层出不穷,从“邮件中奖通知”到“电商刷单陷阱”,如今又发展到信息型恐吓。这次镇江案,中间人甚至不仅用画面编织事实,还披“私家侦探”的合法壳子。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里,反诈理念早有记载。例如明朝时吕坤在《呻吟语》的名言:“未虑胜者不足虑,未战胜者不足胜。”这意思是,没审视真实的敌人之前,别轻易被恐慌蒙蔽。极具反诈启示意义。

    写到这儿,问题其实很明显了:识破骗局的第一步是冷静。看到让人胆战心惊的信息,首先要问“事实存在吗”,别人的“指控”是否真经得起推敲?不要贸然给陌生人转款,法律的底线是可信的堡垒。即使面临舆论,也始终要记得:所谓的“真相”,终究站在铁的证据上。有人说,这场私人侦探的戏码,既是惩罚骗子的教科书,也是一记击醒“信息防御”的警钟,让社会各界更看清那人性贪念背后藏着的黑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7-1
    •  

    这是个狠人,也是个不差钱的主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
    • 注册 2016-7-11
    •  


            这种骗术很多年前就有了


            做过亏心事,心里有鬼的很容易被骗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7-24
    •  

    说明这家伙嫖过或者约炮过




     10  1/2  1  2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6309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