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7月19日消息,韩国不遗余力的申遗,为的是保护自己的文化,比如江陵端午祭、泡菜制作技艺等。
据媒体最新报道称,韩国申遗五项非遗项目因证据不足被联合国列入“待撤销名单”,标志着其在文化溯源争议中的系统性溃败。
一直以来,韩国在申遗方面小动作不断,泡菜、端午祭、大木匠技艺等项目,都被他们包装成“国粹”拿去申遗,还信誓旦旦地宣称是本土原创、千年传承(还称中国文化很多是在模仿他们)。
韩国长期以来通过申遗保护本土文化,但部分项目因溯源争议引发国际质疑。此次被列入“待撤销名单”的五项非遗项目包括:[/size]
江陵端午祭:韩国宣称其源于本土萨满教仪式,但中国湖北出土的傩戏面具比韩国相关记载早一千年,且纹饰高度相似,韩国老文献也承认端午祭源自中原。
泡菜制作技艺:韩国号称有千年历史,但中国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作菹法”记载的泡菜制作工艺比韩国的说法早了几百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腌菜坛子也证实了泡菜起源。
大木匠技艺:韩国宣称其27道关键工序为本土独创,但其中19道与宋代《营造法式》分毫不差,AI检测显示与应县木塔相似度高达78.6%。
腌制酱文化:韩国将其吹成“民族瑰宝”,但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豆酱罐子内微生物与韩国全州酱完全一致,日本学者翻出1910年殖民档案显示当时75%韩国家庭不会做酱,全靠中国商队供应。
活字印刷术:韩国声称《直指心体要节》是“世界最早金属活字本”,但题跋里“仿华夏活法”五个大字直接露馅,中国宁夏贺兰山出土的西夏文活字比韩国早了116年。
中国提交证据:2025年5月30日,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向联合国提交137项证据,指出韩国五项非遗项目文化溯源存在争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韩国补充“独立传承证据”,并设定7月15日为最后期限。韩国在截止日期前匆忙提交资料,但被联合国驳回。例如,韩国引用的《朝鲜王室实录》记载着“大明工匠教习制灯”,直接暴露其文化依赖性。7月19日,媒体报道韩国五项非遗项目因证据不足被联合国列入“待撤销名单”。
韩国文化厅连夜删除官网“起源韩国”表述,全州酱缸文化馆撤下“千年工艺”招牌。
KBS导演录音曝光“用中国绸缎做旧”,网友嘲讽其“千年传承写在1980年菜谱里”。
韩国农协紧急采购山东白菜,试图通过菌群DNA检测自证,但结果未达预期。
日本学者报告指出,73%的韩国申遗项目存在历史断代问题。蒙古痛斥韩国“马头琴改弦申遗”,美国学者吐槽其“像文化界的三星,擅长组装别人的零件”。中国网友翻出《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中国已有拔河活动,直指韩国拔河申遗“水上木偶戏台词照搬广西师公戏”。
除上述的以外韩国已获得非遗认证的燃灯会需重新审查,泡菜产业出口可能被征收“文化溯源税”。釜山港的泡菜集装箱滞留,欧洲买家坚持要求补充“无盗用争议”声明。
中国通过区块链追踪文化传播路径、AI+碳14双重鉴定等技术手段,让文物“自己说话”,直接打脸韩国“原创论”。根据《非遗公约》新规,若无法自证千年传承,申遗项目将面临重新审查或撤销。韩国此次溃败,暴露了其在文化保护中的短视与功利。
真正的文化自信,从来不是靠偷鸡摸狗得来的。韩国与其绞尽脑汁造假,不如踏踏实实挖掘本土文化,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