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镇江红十字会旧址
位置:京畿路中段,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911年成立,是江苏最早的红十字会之一,见证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青砖拱券门窗融合西式元素,民国特色鲜明。
看点:门楣上的红十字标志和“中国红十字会镇江分会”字样仍清晰可见。
2. 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处
位置:京畿路西端(原弥陀寺巷,今已不存)。
故事:1921年蒋介石与陈洁如在此举行婚礼。原建筑为砖木小楼,现已拆除,但周边仍保留同期民国住宅风貌。
3. 周边庙宇:西津渡的宗教印记
超岸寺:京畿路东侧,清代古刹,以“超度众生,普登彼岸”得名,现存大雄宝殿等建筑。
福音堂:京畿路附近,近代基督教传入镇江的见证,青砖尖顶的哥特式风格。
小提醒:这一带历史上庙宇密集,漫步时可留意巷弄间的香火痕迹。
4. 广肇公所:商帮文化的活化石
位置:京畿路与伯先路交界处。
背景:清末广州、肇庆商人在镇江的会馆,孙中山曾在此演讲。建筑融合岭南与江南风格,马头墙搭配彩色玻璃窗。
现状:修复后作为镇江商会史陈列馆开放,可窥见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辉煌。
5. 英国领事馆旧址
位置:云台山上,毗邻京畿路。
历史:1864年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开埠的屈辱象征。1889年因“镇江教案”被民众焚毁,清政府赔款重建。
建筑:典型维多利亚风格,红砖拱廊配花岗岩台阶,现为镇江博物馆主馆。
推荐:领事馆后方花园可俯瞰长江,夜景极美。
6. 老宅深巷里的市井人生
蒋怀仁诊所:伯先路上,民国著名西医诊所,巴洛克式门楼精美。
屠家骅公馆:京畿路8号,镇江近代金融家宅邸,内部雕花楼梯保存完好。
陈景福宅:京畿路35号,普通民宅代表,窄门高墙的里弄格局典型。
贴士:这些老宅多仍有人居住,探访时请保持安静。
7. 伯先公园与云台阁
伯先公园: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赵伯先(赵声)而建,依山势布局,内有:
绍宗藏书楼:民国藏书家吴兆曾所建,藏有珍贵古籍,现不定期开放。
云台阁:公园制高点,现代复建仿古楼阁,登顶可纵览长江与城市全景。
趣味点:公园内的假山、凉亭均为民国原物,细节处可见当年工匠匠心。
位置:京畿路西段(靠近伯先路)。
历史:清末民初,这一带因靠近租界和码头,成为金融商贸中心,银行、钱庄林立,被称为“镇江的华尔街”。
现存痕迹:
中国银行旧址(伯先路27号):民国时期镇江最重要的银行之一,西式建筑带中式雕花。
交通银行旧址(京畿路东段):现为居民楼,但外立面仍保留“交”字浮雕。
特点:京畿路两侧延伸出多条里弄(如吉康里、同德里),是民国时期中产阶层聚居地,窄巷、石库门、共用水井等生活痕迹犹存。
推荐探访:
吉康里:保存较完整的里弄,门楣有“吉康”二字,内部晾衣杆、煤炉等老物件仍在使用。
同德里:砖雕门楼精美,部分住户保留民国时期的拼花地砖。
10. 消失的地标:京畿戏院
位置:原京畿路中段(现大致为京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
历史:1930年代镇江最繁华的戏院之一,演出京剧、话剧,梅兰芳曾在此登台。抗战时期被炸毁,现仅存老照片。
趣闻:老一辈镇江人仍称这片区域为“戏院口”。
11. 京畿路的“红色记忆”
镇江抗日救亡运动旧址:京畿路某老宅(具体门牌待考),1937年曾作为抗日宣传据点,墙内暗格曾藏匿进步刊物。
中共镇江支部早期活动地:伯先路一带的茶馆、裁缝铺曾是地下党联络点。
12. 被遗忘的“镇江老字号”
老万全药店:京畿路上百年中药铺,现仅存青石门框,门楣“精制饮片”字样依稀可辨。
凌万兴酱园:民国时期镇江酱醋业代表,作坊旧址在京畿路支巷内,仍可闻到隐隐的酱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