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大家对外国语学校学府路办学点讨论得热火朝天,作为一个爱操心的热心市民,我发现有些细节可能大家都没注意到,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些"隐藏剧情"。
第一个冷知识:门卫大爷不归外国语管
是的,你没看错。虽然外国语学校在里面办学,但大门口的保安大爷其实是"房东"高校集团派的。这就好比你租了个单间,却管不了小区大门的保安——想让保安大爷对你家孩子特别关照?对不起,这事儿得找物业(高校集团)谈。
外国语学校只是租了高专老校区的一部分场地,就像在商场里租了几个铺位开店,你总不能说整个商场都是你的吧?所以啊,学校对大门和整体规划真的是"有心无力"。
第二个冷知识:校园里还有"施工队友"
这个老校区里不光有外国语学校,还有个应急体验馆等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大卡车、工程车进进出出那是家常便饭。
所以学校才说"不建议师生家长长时间逗留"——这不是学校高冷,而是真的担心大家的安全啊!想象一下,你正悠闲地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一辆满载建材的大卡车从身边轰隆隆开过……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第三个冷知识:学校想封闭管理,但"房东"说了算
理想很丰满:学校封闭管理,外车免进,安全第一。
现实很骨感:场地是租的,大门是房东管的,其他租户的车还得进出……,只能在其中的第二道门加强防护啦。
这就像合租房,你想安静学习,但室友要开party,你能怎么办?只能协商呗。
第四个冷知识:红绿灯的事儿,学校真管不了
校门外的红绿灯和交通设施,那是公安、交通部门的地盘。学校能做的就是写写建议信:"亲爱的公安、交通部门,能不能在我们门口装个红绿灯?"至于人家听不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就像你家小区门口的路灯坏了,物业也只能向市政反映,自己可不敢随便去修。
最后说两句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外国语学校也挺不容易的?租房办学,还要协调各方关系,就像一个"夹心饼干"。
不过话说回来,学校能在现有条件下想方设法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学位紧张问题,这份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让更多孩子有书读、读好书,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所以啊,遇到问题咱们理性看待,该找谁找谁,别让学校背了不该背的锅。学校能管的,相信他们会尽力;学校管不了的,咱们一起向相关部门反映。
毕竟,孩子的教育是大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而不是互相埋怨。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PS: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如有偏差,欢迎友善指正~)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8-13
- 行业 旅游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