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烧秸秆会被罚款这种情况,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了。但还是有些村民,相信人性,相信良心,相信千百年来农民烧秸秆的行为不算什么大错,于是“铤而走险”。
但结果大家看到了,有些地方教育几句了事,有些地方罚的少,但也不乏那种罚2000块的场景。
何其讽刺,一个农民,一年能挣到2000块钱吗?就算他屡教不改,就算你想杀鸡儆猴,也不必下手这么狠啊!

秸火一炬烧生计,罚单两纸冷人心。
再看网上曝出来的通报里,用词用字,简直令人胆寒。什么“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依法处理”,犯了错,就该处罚。
的确,若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无话可说,是你们赢了。
但是,若要从这个角度来讲,又是否所有事情都从这个角度来讲?
恐怕恰恰相反,纸上句句铁,地上步步偏
真假一念间,轻重两重天。
当然,现在是文明社会,不能跟封建时期一样。但好歹,也不能处罚的还没一个烧秸秆的农民重,不是吗。
这让我想到昨天的一条新闻,河南某消防队给街镇下达“罚款指标”,各街道每月必须处理2到3个案例,罚款金额不少于2000元。
巧了,又是2000元的标准。
但这很可能导致“没错硬罚”的现象,权力机构设定这种指标,显而易见的违法操作。难不成这个月这条街道上的商户消防都没问题,也要挑两个出来罚钱?那还不如直接去抢。
但面对舆论的曝光和群众的斥责,结果就是一句:立即取消。

这合理吗?如果不是这个本该只流传于消防部门内部的消息,被曝光了出来,会让多少人跟着倒霉。商家个个月被罚钱,自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利润。而对商家来说,要么降低质量;要么提高售价。
可无论是降低质量,还是提高售价,最后买单的都是普通消费者,普通老百姓。也算老天开眼,让这个事情公之于天下,结果,立即取消就完事儿了。
从偷偷摸摸的烧秸秆,到光明正的大亮证哥,明火执仗的罚款指标,随便换谁来,应该都分得清问题大小,分得清谁更该受到处罚。现实的奇观正在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提醒,老百姓要的其实并不多,除了张麻子那句“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之外,再有不过就是“良心、良心,再多一点良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