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路


如今的绿皮火车,虽速度不及高铁,却别有一番韵味,全程空调,座椅舒适,大尺度车窗将沿途风景尽收眼底。从镇江出发,经西宁转车,踏上前往西藏的旅程,二天半堤,若时间充裕,这无疑是最佳选择。抵达西宁时,略感头晕,步伐也变了缓慢而谨慎。候车间隙,在火车站对面的清真开元大酒店,品尝了美味羊肉,那肉香久久萦绕唇齿。夜幕降临,火车呼啸前行,窗外漆黑一片,唯有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广袤与宁静,默默迎接进藏的每一位客人。
天色渐亮,藏羚羊和野驴的身影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它们悠闲自在地觅食。河流尚未解冻,冰面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远处的山峦被白雪覆盖,连绵不断,宛若一幅壮丽的画卷。脚下的土地荒凉而坚轫,仅有几公分的沙层土上,生长着枯黄的野草,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届时这里将化为生机勃勃的草原,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列车一路向西,海拔数字不断攀升,车内气氛也随之紧张赴来,有人因高原反应静静躺着,有人凝视窗试图外转移注意力,还有人向乘务员求助吸氧装置。当列车穿越唐古拉山时,一声悠长的气笛划破天际,仿佛在宣告我们已经抵达青藏线的最高点,那一刻,车厢内爆发出阵阵惊叹,人们为亲眼目睹这巍峨山峰而感到庆幸。
下铺的山东小伙,因首次进藏而显得格外疲惫,他是即将投身于西藏建设的工程师;上铺的中年人则面带微笑,对窗外的风景早已习以为常,他是多年援藏的建设者之一。而4号车厢里,是一群刚刚入伍的新兵,个个意气风发,他们将肩负起守卫边疆的重任。我的下铺被三位牟青人占据,正热烈讨论着游行中的趣事,而我则座在过道的活动凳上
,偶尔听上一句他们的对话。还有那些在车厢里打牌、喝酒的旅客,他们用欢声笑语装点着这漫长的旅程。
沿途,身着制服的护路人,他们挺拔的身影伫立在国旗旁,向疾驰而过的列车庄严敬礼,他们是青藏铁路的守护人,无论寒暑,无论昼夜,始终坚守岗位,确保这条生命线的安全畅通,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每一人由衷的感谢和敬佩。
傍睌7时,金色阳光洒满大地,拉萨火车站广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座高原圣城没有高楼林立,却有独特的宁静与祥和。拉萨河如同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写满民族大团的红色宣传栏随处可见,道路上车辆井然有序,少了都市的喧嚣,多了一份平和与安详。
从拉萨到雅鲁藏布江风景区,五个多小时堤并不满长,因为有导游的讲解相伴。高耸的山峰环抱着蜿蜒的江水,S型的江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碧蓝的光泽,平静如同一头温顺的牦牛。站在观景平台上远眺,山川、峡谷、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而那跨江大桥就是雅鲁藏布江的起点,传说中埋藏牛魔王心脏的小岛,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林芝,这片海拔较低的宝地,是西藏的世外桃源。山间路旁,房前屋后,桃花竞相绽放,真巴村更是被誉为“桃树第一村”。曲直或舒展的黑色枝干,撑起层层叠叠的粉红花冠,如云似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走进村庄,犹如置身于花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
在林芝市八一镇加定村,我们有幸走进一户藏民家庭。女主人格桑热情地迎接我们,她身着藏族服饰,皮肤白晢细腻,落落大方地向我们介绍起她的家庭,她提到她有两个丈夫,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每年,她都会把家庭多余的收入捐献给寺院,而寺院则回赠用手工打制的黄铜水勺,挂在墙上一排大小不一的水勺,就是她虔诚信仰的见证。炉火温暖,藏红花水清香四溢,让人感受到藏文化独特的魅力。
西藏的湖泊被称作“措”,它们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面积广阔,从垭口望去,只能窥见其一角,却己让人震撼不已。而巴松措则宛如隐藏在群山中的一棵绿宝石,湖水清澈见地,湖中小岛矗立着一座六百年的古寺,酥油灯长明不息,诉说着月岁的沧桑和信仰的力量。
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这些宏伟的建筑不仅是藏文化的象征,更是信徒们的精神寄托。在大昭寺内,披着紫红佛袍的僧人,专注地诵读着经文,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寺外的青石板上,虔诚的信徒三步一叩,用身体丈量着信仰的距离。信仰对于西藏,如同空气般不可或缺,它赋于这片土地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青藏铁路,这条翻山越岭的巨龙,将雪域高原与外界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天路,带领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西藏可以缺氧,但绝不能没有信仰,因为信仰是灵魂的归宿,是这片土地永恒的光芒。
                                
                                   202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