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办公室响起熟悉的邀约:“点奶茶吗?”小白领小林熟练地选中“丝绒厚乳奶茶”,备注“少糖”。她不知道的是,这杯标榜“轻盈”的饮品,脂肪含量竟是牛奶的8倍。
近日,“带这些字眼的奶茶尽量别点”冲上热搜,揭开了奶茶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那些听起来高级的“轻乳”“厚乳”,可能是糖油混合的“科技陷阱”。
奶茶名词解密:高级标签背后的真相


奶精(植脂末)——糖油炸弹
如果看到店员用粉末冲调,你喝到的就是植脂末。本质是糖和油的组合,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部分产品含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不利。
基底乳——脂肪刺客
用“轻牛乳”“丝绒”等词汇包装的奶茶,乳成分往往只占3%-5%。蛋白质和钙微乎其微,脂肪却是牛奶的5-8倍。
厚乳——浓缩的代价
真正的厚乳是浓缩牛奶,营养较高。但市面多数为调制版,加了炼乳、淡奶油、白砂糖,一杯下肚相当于吃下10块方糖。
厚椰乳——植物脂肪库
和乳制品无关,靠高脂肪营造醇厚口感。热量爆表,心血管患者尤其要避开。
现场实验:一杯奶茶的“科技”含量









某测评机构拆解了热门奶茶配方:
某品牌“轻乳茶”:配料表前三位是水、白砂糖、植脂末,蛋白质含量仅为纯牛奶的1/10;
“芝士厚乳”系列:杯底沉淀的芝士酱含乳化剂、增稠剂,单份热量超200大卡;
爆款“生酪米乳”:大米浆+植脂末组合,却打着“养生”旗号。
重庆市食药检院副院长陈世奇指出:“合规使用添加剂是安全的,但超量使用色素可能损伤神经系统。”
避坑指南:5招识别“科技奶茶”






一看标签
预包装奶茶配料表若出现“植脂末”“氢化植物油”且排在前三位,果断放弃。
二观色泽
天然奶茶呈浅棕色或米色。亮粉色、荧光绿等扎眼颜色,大概率添加过量色素。
三闻气味
优质奶茶有自然奶香和茶香。若甜腻刺鼻,可能添加了大量甜味剂。
四选小料
避开波霸、椰纤果等加工物,优选水果块、燕麦、烧仙草等天然食材。
五控糖秘笈
即使选“无糖”,基底乳本身含糖。建议喝后减少主食摄入,并运动1小时消耗热量。
消费者觉醒[/size]











95后女生小张发起“奶茶成分扫盲计划”,在社交平台曝光虚假宣传:“所谓‘米乳养生’其实是糊精+香精。”
或许,真正的健康觉醒不在于彻底戒断,而在于看清糖衣背后的真相后,依然能做出清醒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