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镇江古城记忆馆,让游客触摸镇江的千年记忆
一、
记忆点
“江河交汇的漕运重镇”“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文人墨客的诗意栖居”
二、
核心点
“江河汇・镇江魂”,江河汇突出长江、京杭大运河的 “水脉”;镇江“魂”则聚焦镇江的文化内核,如白蛇传传说、三国故事、《昭明文选》、醋文化等。
三、
选址点
优先考虑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自带古城氛围,游客基数大),或大西路老城区,利用原有明清建筑群,进行过去与现代建筑风格的融合。
四、
分布点
整体可分四块,每块对应一个核心主题。
第一块:江河之畔(古代-近代)漕运与码头记忆
场景还原:复刻西津渡古码头石阶、清末民初的漕运仓库,地面用玻璃栈道展示不同年代的码头地层(如唐代、宋代、清代);
互动体验:设置“漕运货物分拣”游戏(让游客通过 AR 模拟将丝绸、茶叶、粮食分类装船)、“古船驾驶”VR(体验从西津渡到扬州的短途江行)。
第二块:城郭之间(古代-现代)城市变迁与生活记忆
场景还原:按年代划分“宋代街巷”“民国商铺”“80 年代镇江大院”,还原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如宋代的醋坊、民国的邮局、理发店、70 年代国营商店);
互动体验:设置 “老物件触摸墙”(游客可拿起民国的怀表、80 年代的搪瓷杯等复制品)、“镇江方言录音棚”(录制并保存自己说的镇江话,如“乖乖隆地咚”“真来斯”)。
第三块:文脉之韵(全时段)文人与传说记忆
场景还原:打造“李白登金山”“苏轼游北固山”“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沉浸式投影场景,搭配相应的诗词碑刻(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互动体验:设置“诗词接龙屏”(游客答对镇江相关诗词可打印纪念书签)、“白蛇传故事拼图”(适合亲子参与,了解传说细节)。
第四块:传承之味(当代) 非遗与当代记忆
场景还原:设置开放式的“镇江醋文化工坊”(展示古法酿醋流程)、“蟹黄汤包制作台”(非遗传承人定期驻场演示)
互动体验:提供“迷你醋坛DIY”(游客可亲手封装小瓶香醋带走)、“当代镇江记忆墙”(游客可上传自己拍的镇江照片,成为馆内展品的一部分)。
五、运营点
1.定期举办主题活动。
节假日的“非遗体验日”。邀请蟹黄汤包、镇江剪纸、竹编等非遗传承人驻场,游客可亲手学习制作;
每季度一次“古城故事会”。邀请老镇江人分享自己的记忆(如“小时候镇江人的日常生活”“街坊四邻的友情”),并录制下来作为馆内素材。
2.打造 “记忆周边”。结合镇江元素:比如“诗词书签”(印上镇江相关诗句)、“迷你醋坛摆件”(可装少量镇江醋)、“老码头明信片”(正面是老照片,背面可手写自己的镇江记忆)。
3. 联动周边景点与西津渡、金山、焦山等景点合作,推出 “古城记忆联票”,游客持联票可在记忆馆领取“打卡手册”,集齐所有景点印章后可兑换小礼品,形成 “逛景点 + 忆历史” 的完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