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投资理财很保守,也不能说和时代脱节。负责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干部能购买股票型基金和炒股。经济口的干部经常要出去开会和学习,人脉和眼界更加广阔。认识一个老干部购买股票型基金很有眼光。陆陆续续45万的本金都变成120来万。农村干部以前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酒桌应酬,下班就带上草帽到田地劳作。和我比较熟的一位还没退休的乡政府老干部,每年到手14万5左右,工资卡在他老婆手里,每个月老婆给他600零花钱,不抽烟不喝酒只和茶,家里母老虎管着严。 所以只要省吃俭用,同样待遇,乡政府干部可以存80%的工资,城里各方面开销大,城里机关基层干部省吃俭用能存50%已经顶破天。
成城镇化大跃进房地产热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多买几套房子。有些家里是女儿的老干部,城里一套商品房都没有!
俺们这边乡下普通勤劳上班的农户家庭存款都有80到100多万。当然他们也是银行的理财客户。如果一个村能有一个大学生能够应聘到银行上班,那么只要维系好宗亲关系,每年的存款理财任务指标都能超额完成! 乡下私营工厂家庭的存款超过1000万比比皆是。为啥很多丹阳厂二代能够开100多万的豪车撑门面,在于他们早期开厂创业稳扎稳打的父母宗亲的努力。一开始开厂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设备和原材料,启动资金多数是靠宗亲入股或者借贷。那时候银行也不可能给一穷二白的农民放贷啊!当然90年初期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输血功不可没。俺就认识一个厂二代,他们家94年还是95年靠着基金会的20万贷款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镇江城里少部分省吃俭用的工薪企业家庭也是能拿出100万存款加理财。当然拆迁户另当别论啊。有些拆迁户来钱容易沾上黄赌毒迅速沦为赤贫!
古玩圈里的热衷酒桌文化的老板普遍手里没有多少现钱,先请客吃饭再谈生意,一顿饭吃五六千块小儿科。挥金如土不懂得开源节流。连我这样没有正经学过财务专业的小商贩都能指出他们是空架子。镇江开小饭馆面馆的老字号店家手里存款超过300万都是小儿科。老集镇开的老字号饭店夫妻存款都有240来万,俺就是让那位银行工作发小,如果请退休老干部吃饭就去这几家老字号。一回生二回熟,他们放个50万在你这边理财是很轻松的事。
目前信息透明,试错成本越来越低。人际交往粗放模式结束,例如,俺现在出钱在集镇请客吃饭还得衡量来宾是否物超所值…!俺和兄弟发烟也是分层次,中华 玉溪 红南京,平时给保安抽红南京。没有办法,需要精打细算节省交际成本。自己整天吊儿郎当瞎混,别人请客吃饭都没有你的席位。 相亲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能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就能和本地优渥家庭的独女见面。不然谁招呼谁啊!!
人得贵有自知之明。生活在底层奔波,待人接物客气一点诚恳一点没有错。一个外地菜农家的二十七八的儿子经常帮我们搭把手,又不要工钱。每次俺和兄弟请客吃饭都会把他喊上。我们也不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变色龙,力所能及范围内还是能帮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