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参加了拆书帮的私董会研讨学习,活动结束后有拆友问我,现在3%的保险要不要买?因为身边两个熟人(不同的保险公司)一直盯着她,想让她买一份,并且话术比较统一:不买今后一定会后悔。
拆友对于拿出一笔钱买保险并没有压力,但是她觉得这个感觉很别扭,并且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呢?
我知道很多网友嘴上不说,但是在近期也一定有相同的遭遇。
3%停售,和我有什么关系?
回到拆友的困惑,我问了她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投资的这笔钱,最终收益做到了3%,或者更高,你会感到开心么?
拆友说,不会,因为我一开始就是被架着买的,感觉不舒服。
第二个问题,如果按照她们的计划书,每年投1万块,投6年,这笔储蓄能改变你什么么?
拆友说,不会,这点钱改变不了什么,何况我已经退休了。
我的问题问完了,我说,你不需要买这个保险,不买也不会后悔,买了才会不痛快。
我们买一个东西,至少它让你觉得它有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或者未来也没有用,3%又怎样呢?
我的个人影响力有限。
最近内地的保险市场乌烟瘴气,朋友圈充斥着略显浮夸的保险广告,
我也发圈提醒大家,一个是从需求出发,一个是擦亮眼睛注意辨别。
但是我持续的看到一些网友入坑。
第一个坑,把3%理解成每个公司收益都一样,A公司大家没听过,B公司是友邦,是平安,是国寿,是太平洋,所以B公司的3%一定好于A公司,这是一个不成立的假设。
但是无数人为此买单。
3%只是精算师的精算假设,基于3%的预定利率来设计产品,和产品本身的实际复利情况是两个概念。
只是保险从业者为了说的顺口,简化为3%的增额终身寿,其实全程是3%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
所以有的公司的复利只有2.7%,比如某邦,但是他们可以用《单利/年化收益/增长率》来扬长避短。
比如这句广告词——银行已经利息这么低了,想不想锁定4%的年化收益?
4%一听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个4%需要保费持有25年才能实现。在此之前,收益很不够看。
保险,在没有达到约定的年限时,收益不是按照每年本金的4%派发的。
以上这条不针对某一公司,是所有公司,所有渠道,都有偷换概念的。
所以,再差的保险,也能让人哄抢。
第二个坑,保险是复利,但是业务员只讲单利。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银行存钱也是单利,
那保险讲单利,似乎就是为了和银行比。
但是,复利的耍无赖的地方在于,复利加时间,可以实现单利的无限增长。
比如一个复利不到3%的保险,100年的时间,单利可以达到20%。
所以业务员和你说,我们的产品,年化收益最高可以达到20%,
你一定会觉得保险?还是p2p啊?
其实就是一个0岁宝宝投保,100岁退保,持有100年的年化单利。
这个坑和第一个坑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一样是很多人反复踩坑。
第三个坑,停售了市场就没有好的储蓄类保险了?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
直到我接触到境外发达市场的保险。
新加坡的保险市场,主流产品的预期平均复利在5%,
香港的保险市场,主流产品的预期平均复利在7%(过往已经有老产品达到7%复利)
所以,一季度,内地游客去香港投保了156亿的港币的香港保险。
回到内地,来说,
如果3%预定利率下调了,对于内地的储蓄险,只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最高变为无限接近2.5%,但是内地的分红险,预期收益一样可以做到3%以上。
所以,内地市场只是在走先进的保险市场的路而已。
内地分红险,保证收益2%的,中档利率可以达到3.5%,
保证收益1.5%的,中档利率可以达到4%。
降低保证,提高分红,这是全世界验证下来的保险发展趋势,又何谈内地没有好的保险了呢?
第四个坑,大家趋之若鹜的卖理财而轻视保障。
保险最早来到大众视野一定是重疾险和寿险。
预定利率下调,也会影响到重疾险和寿险的定价成本,也就是面临涨价。
所以八月行业大停售,重疾险和寿险也很重要。
但是大家都闭口不谈,只讲理财,不讲重疾,不讲寿险。
难道重疾就不重要么?
重疾重要,只是(业务员)不赚钱。
我个人认为:3%市场停售,老百姓补充保险的优先级应该是——①重疾险②定期寿险③年金险【被边缘化的保险,因为只有退休了才能拿钱不如增额终身寿灵活】,最后才是增额终身寿,而增额终身寿我也只推荐分红险【内地分红表现好的公司目前一只手数得过来】,
而内地的储蓄险如果没有赶上,
还有香港的保险作为备选,长期复利7%,30年预期本金翻五倍(内地是2倍),保单无限变更被保人,货币切换,保单拆分,两年到三年的保单假期,身故类信托(最低门槛的保险金信托)等等,都是可以完美替代内地3%产品的理由。
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买保险之前,多问自己一句:
为什么?
真的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