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卖。只是卖的东西不一样。有人卖体力,有人卖时间,有人卖知识,有人卖信念。有人卖资源,有人卖规则。真正的差别,不是你卖不卖,而是你有没有定价权。很多人觉得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是:你选择在哪个纬度卖自己,就决定了你未来的天花板。最底层的卖,是卖体力和时间。说白了,就是那种“谁都能替代”的价值。你能加班十个小时,我也能;你会的技能,普通人培训两个月也能上手。以为自己靠勤奋在赚钱,但实际上,只是在用身体消耗最宝贵的本金,时间。
我有个发小,研究生毕业进了大厂,起薪一万五,羡煞旁人。三年后公司裁员,说砍就砍。他找我吐槽,我只能说:你技能是熟练了,但没有积累出真正的稀缺性。行业一旦冷了,公司宁可要更年轻、更能熬、更便宜的人。你再努力,也敌不过时间的贬值。
资本的逻辑很简单:时间是世界上唯一不可逆的财富。你如果只会卖时间,等于注定和时间赛跑,输得一干二净。再高级一点的人,卖的是技能和影响力。比如律师、医生、程序员,或者内容创作者。他们的价值比纯体力工高多了,收入有弹性。可问题是,他们依然没有逃出“干多少活,拿多少钱”的逻辑。一旦停下来,收入马上归零。所以,往上走的关键就是“杠杆”。要学会把自己的能力放大,打造品牌,把一对一的技能,变成一对多的影响力。否则,你再优秀,也只是个高端打工人。
真正高纬度的人,卖的是什么?是系统和规则。老板设计一套模式,让员工帮他赚钱;平台制定一个规则,让主播和商家拼命厮杀;投资人放钱在市场,让钱自己去生钱。明星们光鲜亮丽,带货嗓子喊哑很厉害?抱歉,最后赚最多的,是平台和供应链的大佬。你觉得直播间捡到便宜,挺开心,殊不知只是被规则收割的普通人。你熬夜加班一个月赚的辛苦钱,远远比不上人家开个会定下一个方案。你攒十年才够首付,开发商和资本早就完成了套现离场。更扎心的是,永远都是高纬度的人在收割低纬度的人。所以,钱从来不是靠“更努力”赚来的,而是靠你在什么纬度卖自己。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普通人是不是就没戏了?答案是:不是没戏,而是要换思维。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技之长,就让它变得更难被替代。别只想着加班,重点是把能力稀缺化。再往上走,就要学会放大影响力,打造品牌,靠影响力赚钱。如果有一天你能参与到制定规则的层面,就要不停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机会从来都有,只是大多数人,战术上特别勤奋,战略上极度懒惰。拼命低头拉车,却忘了抬头看路。最后被累死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所处的纬度。低纬度的人,出卖自己;高纬度的人,给别人定价。现在在哪个纬度,决定了你未来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