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热点小学搞年级分开校区至少还在划分的施教范围内。老外新生33个班级,全部放在3公里外的不属于施教范围内的区域根本上就是破坏教育部的“就近入学”的政策。
下面有几点问题仅供讨论。
一、老外原施教范围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生,老外还是为数不多的有共同施教区的学校。既然人数超过学校容纳规模又为什么要搞共同施教区去吸收生源?
二、教育主管部门面对老外激增的入学人数就没有任何遇见性措施?
三、早在设立办学点的前两年就有传出要使用或搬入老高专的消息。再从前几个月在论坛正式发布设立办学点,这期间有没有经过前期论证,走访。从发布到使用程序上有没有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就近入学本质上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其他城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发展通过选择学校,筛选家长购买了高价的学区房。就目前镇江的房价而言,根本起不到筛选的目的。针对老外这种情况教育部门不如早点发通知,把施教区重新编号,进行抽签,有钱的家长多买几套,还能促进二手房的流通,财富的转移,税收的增长。一般的家长安安稳稳的就近入学,省的掏空几代人的口袋去追求所谓的学区房。老外就应该干整体搬入高专内搞大规模办学,重新划分学区,老校区成立新的学校。而不是占用非施教区的社会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