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风口中,第一家“闪崩”的独角兽出现了?


据媒体报道,估值223亿的上海知名机器人独角兽,达闼机器人,突然被曝出其广州分公司关门多时,水电断供。此外,上海总部也早已人去楼空,甚至就连董事长办公室都被中介挂出来了。

达闼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上海智能机器人领域独角兽,2019年B轮融资后,达闼机器人获评独角兽。背后站有孙正义软银愿景Vision Fund、华登国际、东方富海、朗玛峰创投等顶尖VC,上海、广州、珠海等地方产业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国移动等国资方,以及金地集团、富士康等产业场景类投资方。





据去年IT桔子发布的《中国机器人行业独角兽名单》,达闼科技以30.77亿美元(约223亿人民币)的估值,高居14家机器人榜首。

天眼查显示,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司法案件20余起,截至发稿,达闼被执行总金额已达3530.09万元。


不仅如此,达闼机器人还欠了巨额供应商货款及银行贷款。


天眼查显示,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司法案件20余起,案由囊括劳动、买卖、金融借款、服务等合同纠纷,其中71.43%案件发生于2025年。截至发稿,达闼被执行总金额已达3530.09万元;历史被执行118.9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达闼机器人的危机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但市场上一直没有透露出任何风声,一直维持着一副“公司状况良好”的假象。甚至今年早前,达闼机器人还在签署新的合作。比如3月17日,达闼与松霖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产业机会。



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仍在努力“找钱”。

今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被彻底点燃。据投中数据,截至3月29日,今年以来机器人赛道的融资事件数已经达到了102起,远超去年同期的75起;其中涉及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融资也有超过20起,而去年同期只有不到10起。

但机器人赛道的火爆也引起部分人的反思考。比如,此前高盛就曾公开看空人形机器人,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距离真正“上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度导致当时A股、港股机器人相关股票集体大跌。

前几天,国内知名投资人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也发表看空人形机器人的言论,遭受舆论热议。他表示,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具身智能现在特别火,同时我觉得商业路径还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因为现在共识高度集中,估值上涨得非常快,这种变成了我们早期VC想回避的赛道。


虽然如张颖等人所言,泡沫是新兴领域的必经阶段,但达闼机器人的例子,无疑就是朱啸虎口中“估值上涨的非常快”商业化路径不清晰的行业泡沫例子。



达闼机器人的资金链断裂也为行业敲响警钟:不能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忽视商业闭环,技术突破需与市场需求同步。


从过年开始一直不停的推那个什么树的机器人视频 北京跑了个半马后总算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