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要求保障高中生休息权利,规定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集中上课或组织测评。该政策旨在规范高中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9月24日,张雪峰在多平台的主账号被禁止关注。各平台标注的原因颇为一致:“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这真是大快人心,希望后续的政策和措施尽快到位,特别是举报和处罚措施要到位。
     个人认为
学校教育不能功利化。学校应该带头反内卷,为什么要反内卷呢?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被功利产业集团绑架了,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这些教育产业集团为了盈利,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他们的做法和危害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这些教育集产业团成立协会,组织专业机构通过研究中、高考的命题人员,研究出题技巧。最后提高猜题命中率,然后高价出售课程盈利。甚至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也会安排在职教师去这些协会组织的交流会学习。缴纳高昂的费用,这种做法利用了高考筛选人才的初衷。把高考变成了研究八股文的战场。以至于学校教育硬是被带着走上这个赛道,大多数学生寒窗苦读12年,除了会做题。其他生活、劳动、社交的能力基本为零,抑郁症比例逐年升高。近乎百分百的近视率,本该阳光少年的眼里变的毫无光彩,透支了一辈子的学习热情。

第二种,和第一种类似,区别是省去了研究的过程,直接售卖课程,利用信息差收割被焦虑折磨的不知所措的家长们。家长付出高额的补课费用之后,发现上当之时已经为时已晚。
     第三种,“县中模式”,很多县属中学采用开办初中的形式,提前在初中预订优质生源,提前学超前学,高中变四年。这其中学校领导赚取名利,家长被迫加入内卷的队伍而不自知,甚至还为这样的模式摇旗呐喊。
     希望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尽快的回归到教书育人的初衷。让我们的孩子眼里有光,心里有梦,未来可期!
     另外说个题外话,在信息大爆发时代,大多数人的习惯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也可能是利益集团潜移默化的广告给大家的暗示,比如课外补课,本来是为了一些中途学习拉下的学生追赶大部队用的临时方法,却被利益集团包装成天经地义的行为。实际上补课只对中游的学生巩固基础有效,其他本来就学不进去或者成绩好的学生,根本无效,这些学生补课不仅浪费时间,更有可能破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热情。不仅仅是吃个安慰剂无副作用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