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1号《京江晚报》3版报道,记者从润州区政府了解到,已圆满完成十大民生实事,其中之一是文化场馆改造工程。至今现场还是一片狼藉却官宣完成,而且是圆满完成!令人震撼的是,第二天《京江晚报》6版头条专门为这一未完成的民生实事发了正面报道,事实是新馆未开老馆元旦起己匆匆关门,区教育局和文旅局相互推诿,润州居民无处读书看报。《京江晚报》生花妙笔通篇乃至每一个字词为其歌功颂德,都关门了,还叫"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努力打造市民的精神家园"?吹得天花乱坠。
民生实事未完成要追责,未完成竟官宣圆满完成更应追责,最不该正反颠倒,本应追责竟然连续两天大肆褒扬。记者的职业操守何在?新闻真实性何在?《京江晚报》公信力何在?


连我一个百姓都去了现场,确保事实清楚,愿意承担不实反映的所有后果。《京江晚报》连发2篇不实报道,必须在自己的报纸上公开道歉,并作出如实报道。
镇江城区每个区,就连新成立的高新区都有自己全新的图书馆。只有润州,拿初中图书馆来滥竽充数,节日、寒暑假都关门。老馆新装才3个月就关门,财政资金使用得当?新馆是更老的桃源小学全是危房要加固。
从年初至今多渠道反映无果,新闻价值不少,之一,12345代表的是市政府而不是企业的客服电话,基层回复敷衍塞责,不了了之,必须树立12345的权威!……《京江晚报》可作连续报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感兴趣面谈




[ 本帖最后由 cllcgy 于 2025-4-6 09: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