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活动宗旨:
丹徒区驸马山庄幼儿园第一届小蜻蜓科技节开始啦!
本届科技节以体现“让幼儿与科技亲密接触”的主旨,让幼儿体会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无限精彩和魅力,从而萌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愿望,让幼儿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智慧的头脑去思考,在玩玩、乐乐中体验成功和快乐。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班级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在主动探索、发现,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目标,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
三、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0日——11月10日
四、活动口号: 做中玩科学,学中长智慧
保护环境,探索科技,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五、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1.布置幼儿园环境,进行与科学相关教学活动、张贴标语。
2. 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对幼儿进行科技节相关教育活动。
活动实施:
以家庭或班级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竞赛活动。本次活动将评出 “科学优秀畅想画”、“科技小发明奖”“亲子科技小报奖”、“故事演讲小明星”等。
具体活动如下:
1、幼儿科普影片展演 2、“我喜欢的科学家”故事演讲比赛
3、科幻画畅想 4、“变废为宝”亲子科技小发明比赛
5、科学知识“小问号”竞赛 6、亲子科技小报
7、豆宝宝的成长
(具体活动安排,请查看驸马山庄幼儿园科技节活动宣传海报,欢迎您的参与!)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
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冬天里幼儿吃什么食物可以预防感冒?
孩子感冒是一件令家长头疼的事。合理饮食是一个既符合儿童生理需要又有防病效果的好办法。通过搜集资料,大致把几类常用的具有预防感冒效果的食物介绍给广大家长朋友们,仅供参考。
一、让孩子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体内缺乏维生A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而维生素A是通过增强肌体免疫力来取得抗感染效果的。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的水果、动物肝脏、奶类等。
二、让孩子吃富含锌的食物
研究表明,锌元素是很多病毒的“克星”。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些富含锌的食物有助于身体抵抗感冒病毒。各种豆类、坚果类、海产品和家禽肉都含锌很丰富。
三、让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能将食物内蛋白质所含的胱氨酸还原成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是人体免疫大军的主力——抗体合成的必须物质,如维生素C有间接的促进抗体合成、增强免疫的作用。各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都是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
四、让孩子吃富含铁的食物
研究表明,体内缺乏铁质,身体免疫功能就会降低,而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使身体的抗病能力恢复正常,达到对抗感冒病毒的目的。含铁质的食物有动物血、奶类、蛋类、菠菜、肉类等。
幼儿园亲子游戏比赛内容和规则
项目一:大脚小脚(幼儿与家长两人)
活动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将自己的脚踩在家长脚面,并抱紧家长站在起点,教师一声哨响,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行进,最快到达终点的游戏者胜利。
活动规则:游戏开始时,脚不能超过起点线;不能抢在哨声之前出发;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幼儿的小脚不能落地;必须踩到终点线才算胜利。
项目二:扔纸球(幼儿和家长两人)
活动玩法:家长站在终点手持篮子,幼儿站在起点往篮子里投球,时间是1分钟,篮子里纸球最多的胜利。
活动规则:幼儿和家长所站得位置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能踩线;不能抢在哨声之前开始游戏;超过规定时间所投进的球则不计数。
项目三:金蝉脱壳(幼儿和父母三人)
活动玩法:爸爸站在起点,妈妈站在终点,幼儿站在中间,爸爸取5个呼啦圈,跑向幼儿,将呼啦圈叠放整齐放在地上,让幼儿站在圈内,幼儿将呼啦圈一个一个从下往上取出,传给妈妈,妈妈将呼啦圈一个一个套在身上,直到5个呼啦圈都完全套在妈妈身上,速度快者胜利。
活动规则:爸爸的脚必须站在起点线之外;不能抢在哨声之前开始游戏;幼儿取圈必须是从下往上取出,家长不得帮忙;妈妈必须将呼啦圈套在身上。
附:
每名幼儿最多报2个项目,报名截止本周四(12月1日),请各位家长抓紧时间找老师报名!
冬季幼儿饮食五大建议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等抵抗力是十分必要的。孩子怎样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全呢?
1、冬季进补:合理安排饮食、注意比例关系所谓合理安排饮食就是要考虑到热能的需要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还应注意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饮食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同时,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此外,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需要提醒父母的是:进补时也要根据小儿的胃肠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食品,注意烹调方法。
2、适宜吃这些,不适宜吃这些不宜吃生冷食物,应吃熟食和热食。不要喝冰凉的饮料。不要过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大肉、甜食等),应该吃易消化的食物。适合吃的水果和干果:苹果、梨、橙、核桃、花生等;不适合过量吃的水果和干果:柿子、栗子、杏、李等。
3、这样做,别这样做多用蒸、炖、煮等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少用煎、烤、炸等以油为介质的烹调方法。肉类食物:宜长时间炖煮。长时间炖煮肉类食物,其中的有效成分就能充分地析出,不仅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易于吸收。小儿胃肠功能还比较薄弱,这样炖煮出来的食物特别适合于孩子吃。新鲜蔬菜:宜“速战速决”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如果煮的时间过长,维生素就容易被破坏,而且菜也容易失去新鲜的味道。所以,做新鲜蔬菜要用炒、汆等快速的烹调方法。
4、常常熬锅粥粥是特别适合孩子的食物。孩子肠胃功能弱,而因为熬煮的时间长,粥里的营养物质析出充分,所以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冬季喝热粥,特别有利于孩子吸取热量和营养。除了腊月里常吃的“腊八粥”以外,对于孩子来说,绿豆粥、山药粥、肉末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也很适宜。此外,还有养心除烦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血的大枣粥,等等。
5、喝水别等渴冬天虽然排汗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充足的水分,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以,应给予孩子充足的水分以保证身体的需要,不要等到孩子说渴时才让他喝水。要教大一些的孩子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口渴时再喝水,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孩子最好多喝白开水。至于含糖量多的饮料,还是少喝为好。孩子每天需要的水量:婴幼儿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100-150毫升。3-7岁的孩子每公斤体重每天约需要90-110毫升。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如下:
一、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4——5岁儿童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集体活动15分钟,中班为25分钟左右。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4、5岁儿童的情绪较之3岁儿童更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商场,当他们看到喜爱的玩具,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自慰:“家里已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在幼儿园里,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三、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此时儿童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的是坏事,懂得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很难为情。
四、在活动中学会交往: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六、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
七、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4、5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如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儿童则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时期的儿童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是根据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苹果、桃、梨归为一类,认为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来水分多;把太阳、卷心菜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把玉米、香蕉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黄色的。
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4、5岁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数量上,能自如地数1—10。对物体类别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认识,会区别轻重、厚薄、粗细等。部分儿童还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从大到小摆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如能够明白种花若不浇水,花就会枯死的道理。
九、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4、5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因为儿童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他们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如对小妹妹说“爸爸走了”,对妈妈说“爸爸去商店买吃的东西了”。有时他们也能表述相当复杂的句子:“我还没来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红就把它吃掉了。”
十、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4、5岁的儿童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有人说:“4、5岁左右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儿童不仅游戏兴趣显著增强,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选择主题、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为,如他们会用积木代替电话机、用“雪花片”代替公园门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们的游戏不仅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还经常反映电视、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多鼓励,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十一、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4至5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他们常常会把看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当儿童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当心,他会说:“没关系,我会飞。”他们还喜欢假装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们有时会“撒谎”,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撒谎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实。
十二、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4岁的儿童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他们能说出至少6—8种颜色,喜欢涂涂画画,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如圆形、方形、西瓜、苹果、香蕉等,有时还会捏出人像或动物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用手势、表情一起帮助表达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