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辅助、决定、陪同、情绪价值,初中阶段父母的作用小于老师


2015年经过选拔考试,女儿被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中实验班录取。老师:循环跟班上,专业能力过硬、管理经验丰富、有耐心、敢出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是班主任在家长会经常讲到的话;女儿在初一前三个时间节点考试成绩排名都比较稳定,保持在年级前50,得分率平均在90%左右。但是初一期末考试,年级排名掉到150名左右,得分率降到90%以下。以高中的录取标准来衡量:五星级高中的得分率要在93%及以上才有竞争力,四星级高中得分率好像是85%以上。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南京上学旅途太浪费时间与精力(周末往返镇江),学习上出现个别知识点掌握不牢造成一步赶步步赶,知识的深度增加出现动手而没动脑的情况。

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整:联系班主任陈老师带着女儿一起谈谈,了解学习上的问题点及改进方法。整个交流班主任陈老师都给予女儿很大的肯定,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不代表努力不够,只是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水平,鼓励一直都是鼓励,也给了很多学习上的建议,来自陈老师的肯定给了女儿很大的信心。反倒是我,怼了女儿几句。根据陈老师的建议与结果导向,找数学一对一。要求补习老师把初一下的知识点先过一遍,先做查漏补缺,再把初二上的课本整体讲一遍。补习过程要进行期中、期末测试、及课后习题做到全对。测试题目不需要太难太深,但是得分率要在95%以上,这是要达成的结果。目的是让女儿做提前预习与练习,也为在学校上课时不因为学习没难度,出现动手不动脑的情况。如果遇到难题直接去找老师,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做,这很重要。家长放下课本很多年,解题步骤可能不是很规范,可能会出现在解大题上的误导而导致丢失步骤分。个人对补课的一点看法:结果为导向的补课,避免出现补课老师划水,孩子出勤不动脑的情况。设定补课的目标:比如孩子现在的得分率为80%,通过补课后的得分率要提高到90%,没有结果导向的补课效果可能差强人意。所做出的调整是明显而有效的,女儿在数学部分降低了课后时间分布,得分率提升的同时有多余的时间分配给其它学科。初二开始直到中考,各科得分率基本保持在93%以上。


{老师们在管理上的趣事:班上有个喜欢跟同学讲悄悄话的同学,班主任陈老师直接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讲台底下第一排正中,时刻在老师眼皮底下。其它同学每个月调整一次座位,只有这个同学的座位一直不动。物理老师,每次期中期末考试,自己都会给予每个考满分的同学奖励100块,对老师的私房钱是个考验啊。老师们都有大爱,有些刻苦学习的同学不去吃午饭,老师会带着一起去食堂!}中考的结果是终极检验,班上有一半的同学进了五星级高中(南外、南师附中、金陵中学),近一半进了四星高中,好像只有1个同学到了三星高中。


趣事很多,以上只是对女儿初中学习生活的一点回溯,如果您的小孩正处于初中学习阶段,希望能提供些许借鉴。


慢动作

如果眼中只有一个满分的人,看谁有差点意思

给狠狠举起的巴掌一个慢动作,得到的也许就是幸福

慢是对前一阶段所遇到事情的总结,让事情的处理更具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