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中国创新崛起不意外,这是文明自觉回归
    百姓话题  >  [资讯速递] 中国创新崛起不意外,这是文明自觉回归     
    查看: 2726  回复: 9
     10  1/2  1  2  > 
    [资讯速递] 中国创新崛起不意外,这是文明自觉回归      查看: 2726  回复: 9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中国创新崛起不意外,这是文明自觉回归

    《亚洲时报》近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创新崛起并不令人意外》的文章,作者对中国的创新发展作出了一种颠覆西方叙事的解读。文章认为,中国当前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崛起,理所当然,这是中国历史创新传统的延续,是被西方殖民打断后的再接续。文章指出,西方对中国创新的惊讶暴露了认知上的偏差,忽视了中国数千年来对世界技术与制度的持续贡献。

    从大运河、造纸术到火药与指南针,从丝绸与瓷器到冶金与灌溉工程,中国的技术影响力曾覆盖全球。即便在近代的沉寂期,中国仍保持着巨大的创造潜能。

    如今的复兴,并不是模仿西方的奇迹,而是文明自觉的回归。

    文章最后指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创新,而是世界是否准备好接受中国作为一个持续创新者的角色。

    创新从来不为国界所限,一个更具创造力的中国,终将为全球公共利益注入新的活力。

    西方对中国创新的偏见,根植于一种文明优越感与话语垄断。

    长期以来,主流西方舆论将创新与西方现代性绑定,凡事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创造,都是中国“抄袭”西方的,中国因此被贴上“模仿”“山寨”等标签,即使在专利数量、科研投入、科技出口等领域已具领先优势,西方也依然习惯性地质疑中国。

    但如果反过来看历史就会发现,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一直在抄袭中国。

    荷兰仿制景德镇青花瓷,法国、意大利的丝绸业起源于偷运蚕种,英国更是在东印度公司庇护下派人偷取中国茶树与制茶技艺,从而建立印度与锡兰的现代茶产业。

    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罗盘,这些改变世界的基石技术,无一不是中国首创,再由中亚、阿拉伯传入欧洲。

    甚至连科举考试都抄,英国在1854年出台的《常设文官制度组织报告》中,就提到了“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员”机制,被指模仿中国科举制。

    次年,英属印度公务员制度引入竞争考试,英国国内也在1870年左右实行类似机制。且当时有人称其为“Chinese principle(中国原则)”。

    这些历史事实揭示出,真正的大规模技术转移,是西方对中国的复制。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之所以能长时间站在全球创新的前沿,是源于其文明内核中的系统工程思维和实用理性传统。

    无论是都江堰的水利设计,还是大运河的纵贯南北,中国的工程创新体现了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技术系统整合能力。

    在科学与技术尚未分离的时代,中国发明的一系列技术——从播种机到深井钻探,从地动仪到机械钟,从纸币到税收体系——构建了一个自洽而复杂的文明系统。

    这种创新模式强调改进、普及与融合,直到19世纪,这一传统才被炮舰与鸦片强行打断。鸦片战争不仅带来了经济掠夺,更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积累体系。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彻底扰乱了知识流动与产业演化的节奏。

    但这段中断,并非能力的消失,当中国人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原本就存在的创新传统迅速回归。所以说,中国的崛起属于历史的归位。

    文章表示,真正的惊讶不该是中国创新的崛起,而应该是这片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文明,竟曾被迫沉寂如此之久。

    这是一种历史反思,从青铜时代起,中国就以冶金、陶瓷、天文、水利等技术构建起世界级文明体系。

    中国在多个技术周期中都站在人类的前沿,这种文明型创新,之所以在近代突然消失在世界舞台,并非因为失去了能力,而是因为遭遇了殖民主义所带来的暴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曾经主导世界技术流动的文明,被殖民话语中被塑造成技术落后的反面教材。直到现在西方仍然还有一种中国不配领先的傲慢。

    这也引出了文章的另一个核心观点: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创新,而在于世界如何应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容否认,而西方在享受中国创新带来的红利时,却仍然不愿接受一个持续创新的中国。

    创新从来不为国界所限,蒸汽机没有停在英国,电力也没有止步于美国,现在的AI与新能源,也不应被限制在哪一个国家内。

    一个更具创造力的中国,若被视为威胁而不是伙伴,最终损害的是全球知识共享的整体生态。

    真正让西方受到挑战的,根本不是中国的崛起,因为过去几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雄狮只是打了个盹,一些人就不习惯了。现在雄狮醒来了,西方若继续以傲慢和偏见看待中国,只会被时代甩在身后。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QUOTE:
    原帖由 yanglei79 于 2025-11-8 09:39 发表
    之前的丝绸之路,是西方人媚我们中国

    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到了西方那边都是奢侈品

    只不过近两三百年暂时落后了而已

    现在开始重新崛起了
    现在东西方民众开始回归本位了,越来越多国外大儒开始为中国辩经。西方媒体茧房中生活的老外自打接触了中国社交媒体特别亲自来到了中国后,如同发现新世界。只要心态开放,不带偏见,客观看中国,会发现对比哪怕最发达的西方城市,中国那种基建也是构成吊打之势,民众善良,更没有西方各种奇葩法律法规,低犯罪率带来的安全感让他们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觉。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期刊: PNA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论文: 【此处为站外链接,请谨慎打开】
    【顶刊PNAS论文】中国顶尖科学家数量首超美国!AI、量子赛道正全面领跑!
    顶尖科学家 (2024): 中国 32,511人 (占28%) vs. 美国 31,781人 (占27%)。
    Top 1%高被引论文: 中国 27.2% vs. 美国 24.9% (日本NISTEP报告)。
    中美合作领导力: 2010年中国仅占30%,2023年已升至约45%,预计2027年持平。
    AI模型差距: 中国AI模型性能与美国的差距已从两年前的“双位数”缩短至几乎持平。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10-18
    • 行业 其它
    •  


    QUOTE:
    原帖由 赤脊山鱼人 于 2025-11-8 22:05 发表
    西方殖民非洲多少年了?非洲怎么样?

    你这种纯属受虐狂
    要理解西方舔狗失去骄傲资本确实会难受啊。




     10  1/2  1  2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63448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