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布的声明中,明确表示婚礼中是按照盐城当地传统的“闹新娘子”习俗做出的“表演”动作,并非真亲吻儿媳,更无所谓强吻。

这场全民谴责还是余波不减,持续占领微博热搜。撇开事件本身的虚虚实实,看到在这次大讨论中众多网友晒出的亲身经历的婚闹事件,和有些令人瞠目的“婚闹是习俗,没什么大不了”的观点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真实的婚闹还在中国继续。婚闹常常涉及到地域性的婚礼习俗,出现便很少是个案。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发现,为了迎合“闹新娘”的风俗,盐城当地大部分婚庆公司都有一套专用的装备,大致有:喜公公的官服、官帽、钉耙、锣鼓,喜奶奶用的钥匙、墨镜、房产证等道具。
网友还发现2014年就有一位新人在天涯社区发帖称因为盐城当地“扒灰”结婚陋习,和男方家人吵得不可开交。


知乎网友@非索飞那定 是江苏淮安人,和盐城很近,他表示他们那也有这样的婚俗,“闹公公和儿媳,往往是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


然而追根究底,闹公媳会成为一些地区的结婚习俗,本意或许并不像大家预想得那么坏。盐城市民俗专家何玲珑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闹新娘、闹公公、闹洞房”这种闹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全国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过去婚礼闹新娘往往是娘家提出来的。”何玲珑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新郎男方的父亲是一家之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娘家人怕女儿嫁过去以后,对抗不了这种权威,所以借闹新娘、闹公公的这种形式来打掉这种权威,与男方的亲朋好友熟悉、热闹一下,以此让嫁过去的女儿快速地融入这个家族。但不管本意如何,婚俗是不断变迁的,是否在新的时代还要坚持这些婚俗,需要充分考虑新人的接受度。江苏很可能还不是中国婚闹最严重的地方。
网易新闻对2012年-2017年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婚闹时间进行了统计,给出了以下让人惊心的数据。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碎碎念 于 18-2-28 13: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