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行业沉浮,那些杀死我又让我涅槃的瞬间
---
第一次死亡:规则之下的价值湮灭
雨水顺着银行大厦的玻璃幕墙扭曲而下,我站在后巷的垃圾桶旁,指尖的烟蒂和那份作废的合同一起被雨水浸透。
为了那个本该十拿九稳的制造业老板:
我翻遍长三角36家银行产品手册
陪客户连续三天蹲守新区区管委会
甚至动用了岳父退休前的人情
却在放款前夜,收到某关键人的微信:「抱歉,某某领导关系户刚入职同业」
那一刻我顿悟:
在这个表面光鲜的金融食物链里,我们这些掮客不过是戴着领带的蝼蚁,那些真正决定资金流向的暗河,从来不在合同条款里流淌。
---
第二次死亡:信任的凌迟之刑
老陈把热茶推到我面前时,茶汤里晃动着他新买的劳力士倒影:「小张,我这人最重情义」。
我为他:
伪造过***背景合同(用PS时手都在抖)
在某行公室表演过「偶遇老同学」
去沟通过他因赌债逃亡的儿子
三个月后,他跟着给他承诺更低手续费的同行走进了银行……我当时真希望他哭着走出来!后来在和他的电话中得知,被拒了,又多了3次查询!
有时候真诚反而会成为被利用的弱点。
---
第三次死亡:麻木的慢性窒息
某个加班的凌晨,打印机吐出的征信报告上突然出现重影。
我发现:
手机备忘录里「结婚纪念日」的提醒已连续失效三年
抽屉里褪黑素和胃药混在一起
衣柜里挂着七套同款藏青西装——像某种可悲的制服
最可怕的是,当洗脚城小妹问我「做什么工作」时,我竟条件反射地说:「做金融的」,然后在她崇拜的眼神里点了最贵的套餐。
---
重生:在规则的裂缝里呼吸
现在的我:
会当着客户面撕掉问题合同:「您这是让我犯罪」
敢在晨会上摔业绩表:「把良心称斤卖?我辞职」
养成了在***大厦54层厕所隔间里读《庄子》的习惯
那些杀死我的,终将让我...
...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合规声明
本文系虚构创作
人物情节均为艺术加工
不映射任何真实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