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月名图(中国国家文物局供图)

子弹库帛书《攻守占》文字(中国国家文物局供图)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是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1942年,帛书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自1946年被美国人柯强骗取,流落美国至今。
期间,中国子弹库楚帛书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他们不仅致力于对楚帛书的研究,还呼吁,“子弹库帛书属于中国,应该归还给中国。”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德安是一位帛书研究专家,他说:“我们确切地知道子弹库帛书的涵义和来源,这些证据是如此详细。许多已经返还原籍国的物品都缺乏这种程度的证据细节。”

2024年6月,夏德安教授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期间,向中国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了一件子弹库帛书流失美国的重要物证——当年柯强存放楚帛书的盒子的盒盖。盒盖上,1946年福格博物馆的原始标签与签收记录清晰可辨,与哈佛大学档案中两次借存时间(1946-1949、1949-1969)完全契合,串联起帛书抵美后迄今79年的寄存史。


如今,流失海外79年的国之瑰宝终于回归祖国。
另外,国家文物局表示,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早日回归。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