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基建、工业化、还有房价,恰好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爆发之前形成了一波共振。
但再过几年,进入2030年代会是什么情况?
80后会成为真正的老登,他们是条分界线,
虽然每一代人都能吃苦,但80前和80后的“牛马”,其实不在一个难度等级上。
这里不是鼓吹苦难,而是说,躺平的前提是你的生活成本足够低。而现在的低成本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举个例子:中国各地的小城镇,现在还能买到丰富又便宜的蔬菜
看看菜市场那些卖菜的老人,他们愿意起早贪黑、天天赶集摆摊。等这波人逐渐退出市场,那些便宜又新鲜的蔬菜,在大部分地方要么涨价,要么消失。我不知道还有多少90后、00后还在种菜。
到那时,除了少数一线城市,你可能只能买到规模化生产的少数几个蔬菜品类,或是预制菜,就像美国那样。时蔬只是一个例子。
再比如,现在那些为了几块钱替你送外卖、跑快递的中年人,十年后他们也跑不动了。而等到想让00后、10后替你跑腿,你得加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实际上,很多小地方的物价(除了房价)早就高过一线城市了
这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没打算让你躺。我们这里也没有日本那种“一亿总中流”的计划。
主打一个没有撤退可言。
不久的将来,那些支撑你躺平的人会老去,庞大的基建和工业体系也将进入高成本的维护期。
现在这个时间点能躺,
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巧合,就像【三体:死神永生】的开篇里,四维碎片划过君十坦丁堡那样也是“本意是坏的,但执行好了”的现实黑色幽默。
这种夕阳般的余辉,是不可持续的。 ——网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