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辅警值班私开警车砸邻居家?辞退+不予处罚引热议!这些底线不能碰
    百姓话题  >  [社会写真] 辅警值班私开警车砸邻居家?辞退+不予处罚引热议!这些底线不能碰     
    查看: 696  回复: 10
     11  1/3  1  2  3  > 
    [社会写真] 辅警值班私开警车砸邻居家?辞退+不予处罚引热议!这些底线不能碰      查看: 696  回复: 10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2-17
    • 行业 医疗卫生
    •  
    辅警值班私开警车砸邻居家?辞退+不予处罚引热议!这些底线不能碰

    湖南湘潭一名辅警汪某一,因邻里地界纠纷,在值班期间擅离岗位、私开警车回家,身着警服持铁锤砸毁邻居家设施,其母亲还在调解时用茶水泼人。当地公安局最终对汪某一作出辞退处理,但以“情节特别轻微”为由,对双方损毁财物行为及汪某一母亲的侮辱行为均作出不予处罚决定。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本文从事件细节、法律边界、网友争议三方面展开,带大家搞懂辅警履职的红线、邻里纠纷的合法解决方式,以及“不予处罚”背后的法律依据。

    一、邻里纠纷升级!辅警穿警服开警车砸邻居家?

    最近湖南湘潭湘乡市的一起举报事件,把“辅警履职边界”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村民汪某二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爆料,自己和同村的辅警汪某一一家积怨已久,从宅基地纠纷到生活骚扰,最后竟然升级到对方开警车上门砸东西。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汪某二想在自家宅基地建厨房,结果被汪某一一家阻挠,还想霸占这个位置,没办法只能找村支书协调,另找地方才建成。可这还不算完,汪某一一家又把汪某二家的楼梯间改成鸡圈,粪便堆得满地都是,臭气熏天,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去年年底汪某二家装修,汪某一竟然故意用车堵在路口,不让施工材料进场,耽误了好几天工期。

    今年年初,矛盾彻底爆发。汪某一一家开始往汪某二家围墙、窗户上丢垃圾,汪某二找对方理论时,没想到汪某一正在派出所值班,竟然直接擅离岗位,开着警车就回了家,还穿着警服,拿起铁锤就砸毁了汪某二家的围墙、门窗和下水管道。更过分的是,报警后双方在派出所调解时,汪某一的母亲直接把热茶水泼到了汪某二亲家的脸上,场面一度失控。

    汪某二说,自己一家一直忍气吞声,可对方仗着汪某一是辅警,得寸进尺,这次竟然动用警车和警服当“底气”搞破坏,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强烈要求依法严惩。

    而当地公安局的调查回复,却还原了一些细节差异:双方多年前因建房有口头地界协议,今年2月汪某二修排水沟时,没经过汪某一同意就砸坏了对方的水泥路面,这才引发纠纷,之后汪某一才持锤砸了汪某二家的下水管道和窗户围栏。不过对于私开警车、擅离岗位、母亲泼水等关键情节,回复中并未否认。

    二、法律解读:辞退不是终点,这些“底线”不能破!

    很多网友看完事件后都有疑问:辅警私开警车、砸毁他人财物,为什么只是辞退?对方母亲泼水骂人,为啥也不处罚?这里咱们用通俗的话,把涉及的法律点讲清楚,大家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也能心里有数。

    1. 辅警私开警车+擅离岗位:不止是“违规”,可能违法

    首先要明确:辅警不是正式警察,没有独立执法权,只能在民警指挥下做辅助工作,而且绝对不能擅离岗位,更不能私用警车。

    根据《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警务辅助人员不得从事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擅自使用警用装备和车辆,属于严重违规行为,被辞退是必然结果。从法律层面看,私开警车还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属于“偷开他人机动车”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可处五日以上十日拘留。虽然汪某一是辅警,有机会接触警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使用权,警车属于公,私用本身就侵犯了公共利益 。

    2. 砸毁财物+泼水骂人:为啥会“不予处罚”?

    这是网友争议最大的点——都动手砸东西、泼水骂人了,怎么还能不予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和第五十九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拘留并罚款。而侮辱他人(比如泼水),也可能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

    但法律里有个关键前提: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损毁财物、打架斗殴等行为,情节特别轻微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甚至不予处罚。当地公安局认定“情节特别轻微”,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事件由邻里地界纠纷引发,双方都有过错,汪某二先砸坏对方水泥路面是导火索;二是损毁的财物价值不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符合“情节轻微”的认定标准。

    不过要注意:“不予处罚”不代表“没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就算不追究行政责任,汪某一和其母亲也得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汪某二家的财物损失和人身损害。如果汪某二对“不予处罚”决定不服,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

    3. 警服+警车:不能当“仗势欺人”的工具

    这里要划重点:辅警的警服和警车,是履行辅助职责的工具,不是个人“摆威风”的资本。汪某一穿着警服、开着警车去处理私人纠纷,已经超出了辅警的职责边界,不仅违反了职业规定,还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

    就算是正式警察,也不能利用职权解决私人纠纷,更何况是辅警。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借公权泄私愤”,虽然没构成刑事犯罪,但绝对是职业红线,被辞退一点也不冤。


    三、网友吵翻了!“辞退+不处罚”到底合理吗?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观点直接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咱们来看看最有代表性的声音:

    支持派:邻里纠纷宜解不宜结,处罚不是目的

    “我觉得处理没问题,本来就是邻里地界纠纷,双方都有错,汪某二先砸人家路面在先,汪某一虽然冲动,但没造成严重损失。”

    “不予处罚是为了缓和邻里矛盾,要是双方都拘留罚款,以后仇怨更深,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辞退已经是对辅警的严惩了,毕竟丢了工作,也算付出代价了。”

    “辅警不是正式警察,没执法权,辞退已经是顶格处理了,再追究行政责任有点过重,得结合实际情况看。”

    反对派:辅警知法犯法,处罚太轻!

    “重点不是邻里纠纷,是他利用辅警身份,私开警车、穿警服去砸人,这性质完全不一样,属于知法犯法,必须从重处罚!”

    “母亲泼水骂人,都侵犯人身权利了,还不予处罚?这不是变相纵容吗?要是普通人这么做,肯定早就被拘留了。”

    “‘情节特别轻微’的标准是什么?砸了围墙和门窗还叫轻微?难道因为他是辅警,就有特殊待遇?”

    “私开警车本身就该拘留,再加上损毁财物,怎么也得给个治安处罚吧,只辞退太轻了,起不到警示作用。”

    中立派:关键是“公平”,不能双重标准

    “不管是不是辅警,处理都得一碗水端平。要是普通人私开他人车辆+砸东西,会怎么罚?辅警就该怎么罚,不能因为身份特殊就网开一面,也不能因为是公职相关就加重处罚。”

    “辞退是必须的,但民事赔偿得到位,汪某二的损失得让对方赔,这才是最实际的。邻里纠纷还是得靠调解,但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

    结论:邻里矛盾别冲动,公职身份更要守底线!

    这起事件看似是邻里纠纷引发的冲突,实则暴露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辅警队伍的管理和履职边界问题,二是邻里纠纷的合法解决途径问题。

    作为辅警,汪某一明知自己没有执法权,却擅离岗位、私用警车,穿着警服处理私人纠纷,这是对职业纪律的漠视,更是对法律的无知,被辞退是咎由自取。而作为普通村民,遇到地界纠纷时,汪某二也不该未经同意就砸毁对方路面,应该通过村集体、调解委员会或法律途径解决,冲动行事只会让矛盾升级。

    关于“不予处罚”的争议,其实法律的初衷是“化解矛盾”而非“惩罚”,但前提是公平公正,不能因为当事人的身份而改变处罚标准。如果普通人遇到类似情况也能得到同等处理,那这个结果无可厚非;但如果因为汪某一是辅警就“从轻”,那确实难以服众。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起事件中,“辞退+不予处罚”的处理结果合理吗?如果遇到邻里纠纷,你会选择忍气吞声、私下协商还是走法律途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7-1
    •  


           
    邻里邻居的有点矛盾是难免的,何况这名辅警已经为他的违法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别再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些年相对应的报道出了许多邻里之间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极端事件。[/pre]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7-1
    •  


           
    邻里邻居的有点矛盾是难免的,何况这名辅警已经为他的违法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别再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些年相对应的报道出了许多邻里之间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极端事件。[/pre]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7-1
    •  


           
    邻里邻居的有点矛盾是难免的,何况这名辅警已经为他的违法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别再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些年相对应的报道出了许多邻里之间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极端事件。[/pre]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7-1
    •  


           
    邻里邻居的有点矛盾是难免的,何况这名辅警已经为他的违法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别再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些年相对应的报道出了许多邻里之间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极端事件。[/pre]
           


           







     11  1/3  1  2  3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64146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