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板片发生错位是一个需要立即处理的严重问题,否则会导致介质泄漏、换热效率急剧下降,甚至损坏板片和垫片。
请不要慌张,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查和处理:
立即安全停机并确认问题
停机隔离:立即停止板式换热器的运行。关闭进口和出口阀门,将换热器与系统隔离。
泄压降温:缓慢地将换热器内的压力降至零,并等待温度降至可操作的水平(常温)。切勿在带压或高温下操作!
确认错位:观察板片束的侧面,确认错位的程度。是轻微的不齐,还是严重的“扇形”错开?
第二步:分析错位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板片错位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常如下:
夹紧尺寸不足(常见原因)
原因:换热器拆解清洗后重新组装时,没有按照设备图纸或铭牌上标注的夹紧尺寸(A值)进行夹紧。尺寸过小,压紧力不足,在运行压力下板片束就会被推开导致错位。
处理:查阅随机技术文件,找到正确的夹紧尺寸范围。
夹紧螺栓操作不当
原因:拧紧螺栓时没有使用扭矩扳手,而是凭感觉操作。或者拧紧顺序错误(正确顺序应是从固定压板中间向两侧、对角、分多次逐步拧紧),导致压紧板偏斜。
处理:准备扭矩扳手,并严格按照对角、多次、均匀的顺序拧紧。
导轨和悬挂处问题
原因:
上导杆:变形、磨损或固定螺栓松动,导致板片不能沿直线滑动。
下导杆:严重磨损或变形,失去支撑和定位作用。
板片悬挂槽:磨损严重,与导杆间隙过大。
处理:检查上下导杆是否平直、有无磨损,检查板片悬挂处是否磨损过度。
垫片问题
原因:部分垫片老化、失去弹性,或者更换的新垫片厚度、硬度不一致,导致板片束在压紧时受力不均。
压力冲击
原因:系统开机、停机或调试时,压力瞬间升高(水锤现象),产生巨大冲击力,瞬间克服了压紧力导致板片错位。
第三步:根据原因进行纠正处理
重要:如果您不是专业人员,建议联系设备供应商或专业的维修团队进行处理。
处理流程:
完全拆卸:
在完全泄压降温后,挂上“正在维修,禁止操作”警示牌。
使用专用工具,按顺序逐步松开所有夹紧螺栓。
将活动压板推回,小心地将板片逐片分离。注意保护板片和垫片,避免划伤。
全面检查与清洁:
检查板片:仔细检查每一片板片有无变形、裂纹、穿孔或腐蚀。特别是错位严重区域的板片,通常是受损的重灾区。如有损坏,需更换。
检查垫片:检查所有垫片是否完好、有弹性、无老化裂纹。强烈建议:如果错位严重,更换全部垫片,因为一次错位可能对所有垫片都造成了内在损伤。
检查导杆:用水平尺检查上下导杆的平直度。清洁导杆,并涂抹润滑脂(如二硫化钼),以便于板片滑动。
检查固定压板与活动压板:检查其是否有变形或损坏。
重新组装:
将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调整到与导杆垂直。
拧紧导杆两端的固定螺母,确保导杆牢固不松动。
按流道组合设计图(如果丢失,可按板片垫片上的粘贴标记或铭牌上的板型顺序)将板片一片片挂到上导杆上,并靠紧下导杆。确保所有板片方向正确。
旋转90°的板片应交替排列,形成流道。
压紧至规定尺寸:
推动活动压板,使板片束初步压紧。
使用扭矩扳手,按 “对角、分步、均匀” 的原则拧紧螺栓。
例如:第一步将所有螺栓拧到规定扭矩的25%,第二步拧到50%,第三步拧到75%,一步拧到100%。
关键的一步:确保压紧后的尺寸(两压板内侧间的距离)等于图纸要求的夹紧尺寸A。使用卡尺或专用量具测量,确保尺寸准确。这是防止再次错位的核心。
压力测试:
重新组装后,必须进行压力测试。
通常先进行水压试验,分别对单侧通道加压,检查另一侧是否有泄漏,以验证组装密封性。
确认无泄漏后,方可投入运行。
预防措施
严格记录:每次拆卸清洗后,记录的夹紧尺寸,作为下次安装的参考。
规范操作:务必使用扭矩扳手,并严格执行对角拧紧的顺序。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导杆、悬挂处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件。
平稳操作:启停设备时,尽量缓慢开关阀门,避免压力冲击。
总结:板片错位的处理核心是“找出根本原因”并“规范重新组装”。常见的原因是夹紧尺寸不足和操作不当。如果您对流程不熟悉,安全、经济的方法是寻求专业帮助,因为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昂贵的板片大规模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