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漏水是一个常见但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第一步:立即安全应对
安全第一:如果泄漏的介质是高温、有毒、腐蚀性或高压的,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必要时,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
停机与隔离:
立即停止换热器的运行。
关闭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阀门,将泄漏的换热器与系统隔离。
如果可能,对换热器进行泄压和降温处理。
现场处置:在泄漏点下方放置接水盘或容器,防止水侵蚀设备基础或造成其他损害。保持现场通风。
第二步:排查漏水原因及定位
在确保设备安全、压力泄放后,开始查找漏水点和原因。
常见漏水点:
夹紧螺柱周围:通常意味着垫片问题或板片束受力不均。
板片角落的导流区:这是最常见的位置,与垫片密封直接相关。
板片表面:可能看到细微的喷射状水流,这表明板片本身穿孔或腐蚀。
接口法兰处:进口法兰的密封问题。
主要原因分析:
垫片问题(最常见,约占80%的案例)
老化失效:垫片材料(如NBR, EPDM)达到使用寿命,弹性丧失,发生永久变形。
压力冲击或振动:系统频繁启停、水锤现象或剧烈振动导致垫片密封失效。
温度过高:操作温度超过垫片材料的额定温度,导致垫片软化、熔化或硫化。
化学腐蚀:介质中的化学物质与垫片材料不兼容,导致垫片溶胀、腐蚀或开裂。
安装不当:更换垫片时清洁不彻底、粘接剂使用不当或垫片没有正确就位。
板片问题
腐蚀穿孔:介质对板片材质(如304/316不锈钢)产生腐蚀,导致板片减薄直至穿孔。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是常见问题。
磨损穿孔: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在高速冲刷下导致板片磨损,尤其在角孔和导流区。
应力变形或裂纹:由于冻结、超压或外部机械撞击导致板片变形或产生裂纹。
组装问题
压紧尺寸不足:夹紧螺栓没有拧紧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导致整体预紧力不够。
受力不均:夹紧时两侧螺柱没有同步、均匀地拧紧,导致板片束倾斜,一侧紧一侧松。
板片错位:组装时板片没有对齐,导致垫片密封线错位。
第三步:针对性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排查结果,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情况A:垫片失效
这是最容易修复的情况。
确定泄漏板片对:
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干板片束外部。
仔细观察,找到有水渗出的板片缝隙,确定是哪两个板片之间的垫片出了问题。
更换垫片:
拆卸:记录当前夹紧尺寸,然后均匀、交叉地松开所有夹紧螺栓。将活动压紧板向后移动。
取出旧垫片:将泄漏位置的板片对取出。小心地撬下旧垫片,注意不要划伤或损坏板片上的垫片槽。
清洁:使用铜丝刷、塑料刮刀等非金属工具,彻底清理板片垫片槽内的所有旧粘接剂和污垢。
安装新垫片:
粘接式:在干净的垫片槽内均匀涂抹专用粘接剂,将新垫片准确放入槽内,确保完全贴合。
挂扣式:直接将新垫片扣在板片上,确保所有部位都已扣紧。
组装: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和规定的夹紧尺寸,均匀、交叉地拧紧夹紧螺栓。务必使用扭矩扳手,确保受力均匀。
情况B:板片穿孔或腐蚀
这种情况更严重,需要更换板片。
定位泄漏板片:
一种方法是单侧加压法:将一侧通道充满水并加压,另一侧敞开,观察哪块板片有水渗出。
另一种方法是逐片检查:拆开后,用灯光在板片背面照射,从正面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光点(穿孔点)。
更换板片:
按照上述拆卸步骤,将损坏的板片取出。
检查相邻板片:检查与损坏板片相邻的板片是否也受到影响,必要时一并更换。
安装新的板片和垫片,然后重新组装。新板片的材质和型号必须与原板片一致。
情况C:组装问题
重新夹紧:如果确认只是压紧力不够,可以尝试重新拧紧螺栓。务必按照对角交叉的顺序,分多次逐步增加到设计要求的夹紧尺寸。切勿一次性大力拧紧单个螺栓。
检查夹紧尺寸:查阅设备手册或铭牌,确保夹紧尺寸在允许范围内。太小会泄漏,太大会压坏垫片和板片。
第四步:修复后检查与预防
压力测试:修复完成后,在投入正式运行前,最好先进行压力测试。向一侧通道通入水,加压至设计压力的1.2-1.5倍,保压30分钟,检查另一侧和外部是否有泄漏。
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根据运行状况,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包括检查夹紧尺寸、观察垫片状态。
规范操作:避免剧烈的压力冲击和温度变化,开机时缓慢开启阀门。
水质/介质管理:确保流体介质与板片、垫片材质兼容。对于易结垢的介质,定期进行化学清洗。
冬季防冻:在寒冷环境下停机时,必须彻底排净换热器内的存水,防止冻裂。
备件储备:准备一些常用规格的垫片和少数板片作为备件,以缩短维修时间。
总结与建议
问题现象
少量、持续性渗漏
最可能的原因:垫片老化、压紧力不足
解决方案:重新夹紧至规定尺寸,或更换垫片
从特定板片缝隙喷射
最可能的原因:单道垫片严重损坏
解决方案:定位并更换该处垫片
板片表面有针孔喷水
最可能的原因:板片腐蚀穿孔
解决方案:定位并更换损坏的板片
停机后开机就漏
最可能的原因:可能因水锤或热冲击损坏垫片
解决方案:检查并更换垫片,改善操作方式
如果问题复杂(例如多处泄漏、找不到明确漏点)或者您不具备专业的维修能力和工具,请立即联系专业的换热器维修服务商或原设备制造商。 自行不当拆卸可能导致问题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