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战况激烈
美东时间2025年4月2日,美方突发“大招”,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一口气加征34%关税,累计税率达54%,直逼其扬言的60%,重点“关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关键领域,还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
中国迅速回击,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海关总署和商务部也接连出手,暂停美企相关资质、实施出口管制、发起反倾销调查等。
双方你来我往,全球市场“抖三抖”
贸易战打响后,双方僵持不下。美国妄图靠关税逼迫中国让步,中国坚决捍卫权益。消息一出,美国股市期货暴跌,全球市场也被搅得不得安宁。长期来看,美国内部对关税政策存分歧,而中国经济凭借韧性和创新力,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应对外部压力底气十足。
房地产市场“涟漪”泛起
- 需求被抑制:虽说中国楼市以内需为主,但贸易战仍有间接影响。出口下滑拖累GDP,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受挫,购房需求下降,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流拍风险上升。像长三角、珠三角依赖外贸的地区,制造业出口受冲击,就业不稳,房贷偿还和市场资金流动性都受影响。
- 货币政策“双刃剑”:为应对经济压力,中国或降息降准,LPR下调利好房贷和房企融资。但历史上贸易战期间,为防通胀央行可能加息,房贷利率上升,购房需求又被压制。同时,全球资本避险情绪或影响外资对国内商业地产投资。
- 城市分化加剧:外贸依赖型城市如深圳、苏州承压,内需主导或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城市如成都、武汉等更具韧性。资产避险需求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顶豪交易量或快速增长。
- 机遇潜藏:关税战带来不确定性,房产作为抗通胀资产受关注,尤其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房产。中国推动“内循环”,若内需提振,楼市或受益。政府一系列稳定楼市措施,也可能吸引资金回流,抵消部分负面冲击。
中美贸易关税大战影响复杂,虽短期内中国房地产市场直接冲击小,但长期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等因素将产生涟漪效应。投资者和购房者需密切关注局势,保持理性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