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从万家巷到魏同兴巷再到贾家巷,镇江人的记忆究竟有多绵长?
    百姓话题  >  [镇江文化] 从万家巷到魏同兴巷再到贾家巷,镇江人的记忆究竟有多绵长?     
    查看: 1160  回复: 7
     8  1/2  1  2  > 
    [镇江文化] 从万家巷到魏同兴巷再到贾家巷,镇江人的记忆究竟有多绵长?      查看: 1160  回复: 7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3
    • 注册 2008-1-2
    • 行业 学生
    •  
    从万家巷到魏同兴巷再到贾家巷,镇江人的记忆究竟有多绵长?

    石板路在雨后泛着幽光,像一册被时光浸透的竹简。清乾隆年间的万姓铜锡匠早已遁入县志,但巷口的青砖仍嵌着“箍桶”的吆喝声——那是光绪年间地名联句的残片:“石婆婆劈竹竿,万家箍桶”。巷窄处,汪曾祺题写的对联“笙歌一望江,烟火万家巷”悬于老墙,墨色洇入砖缝。他的大姐曾居于此,而“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亦从这巷弄走向星辰。烟火与星火在此交织:民国时赌局与青楼的脂粉气,1958年钟表厂的铁屑味,而今修旧如旧的花坛里,一株石榴正裂开朱红的笑。一条巷的魂魄,是商贾的算盘声,文人的笔墨债,还是科学家的星轨?“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而历史在檐角滴答成谜。

    转进魏同兴巷,民国春街的浮世绘骤然展开。1935年的《游艺报》记载着“宝盛别墅”“秦淮别墅”,妓馆名号如艳词缀满巷陌。石库门内,曾有官妓填表申领牌照,墨迹工整如贞节牌坊的反讽。 而今26号老当铺的雕花门楣下,周阿姨絮叨着五十年的婚嫁旧事;33号的卜素兰为孤老送菜,菜价写在小黑板上,像一首未押韵的现代诗。巷子从“打茶围”的狎昵,走向“谦让墙”的温厚——青砖凹处嵌一方泰山石,转角时需侧身,如文明对欲望的退避。 在此听见雨打芭蕉的复调:赌徒的骰子、义诊的银针、现代昆曲《李佩先生》的唱词,层层叠叠。当风月场化为道德巷,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记忆的粉饰。


    贾家巷的迷宫,始于宋末元初的“五门五巷”。64条巷道如蛛网,青砖镌刻“谦让墙”的处世哲学,排水孔雕成莲瓣——工匠将禅意楔入实用主义。七级玉塔的倒影坠入水塘,元代怡爱堂的梁柱间,浮动着《丹徒开沙李氏宗谱》的虫蛀痕迹。 巷口卖馄饨的老者说:“这里住过‘刺林巷子’的万氏兄弟,撕过满清官员。”如今刺树已枯,而“关内”宗祠的藻井仍悬八卦,象征对天地的谦卑。若以“猛虎细嗅蔷薇”喻之:尚武的族训,终被文脉驯服。




    从万家的铜锡、魏同的胭脂,到贾家的族谱修旧如旧的万家巷,卫生服务中心取代了烟馆;魏同兴巷的“谦让墙”旁,抖音直播声也会此起彼伏;贾家巷因临近西津渡,导游旗挥舞,游客用滤镜拍下“现实版清明上河图”。



    巷陌如磁带,A面是“历史造象”的庄严,B面是市井的荒腔走板。而行者终将懂得:真正的文化纵深,不在青苔的厚度,而在人心如何安放那些尚不知何处的小确幸,与“绣口一吐”的方块字。  


    [ 本帖最后由 山河寂寥 于 2025-5-9 19:5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3
    • 注册 2008-1-2
    • 行业 学生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9-29
    •  

    镇江很多巷子都有故事
    镇江曾经也有很多故居
    酒海街也很有特色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1-25
    •  

    魏同兴巷原是花柳之地:




     8  1/2  1  2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6852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