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吃水果还要被教育?百果园董事长一句话炸锅,网友: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
    百姓话题  >  [社会写真] 吃水果还要被教育?百果园董事长一句话炸锅,网友: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     
    查看: 1396  回复: 13
     14  1/3  1  2  3  > 
    [社会写真] 吃水果还要被教育?百果园董事长一句话炸锅,网友: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      查看: 1396  回复: 1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0-9-3
    • 行业 学生
    •  
    吃水果还要被教育?百果园董事长一句话炸锅,网友: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

    一段“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突然引爆网络。

    视频里,惠勇面对 “水果太贵”的质疑,掷地有声地表示:“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这番话一出口,#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瞬间冲上微博热搜。

    评论区瞬间成了热闹的菜市场,网友们的吐槽几乎要把屏幕掀翻。

    有网友直言:“吃个破水果还被教育上了”;

    01 从品质标杆到质量问题频发

    网上的吐槽声浪里,藏着消费者对百果园的复杂情绪,像是对曾经信任的品牌既失望又惋惜。

    其实消费者的需求向来很简单:花合理的钱,买到对等的品质。

    有网友说得透彻:“我们不反对买贵水果,但反对‘被教育’着买贵水果,如果品质真能打,哪怕价格高些也认;可要是品质跟不上,还拿‘教育’当幌子,就别怪消费者用脚投票

    曾几何时,百果园确实靠得住。

    2001年,余惠勇仅靠 400元创办深圳百果园,2002年 7月首家门店开业,首日销售额 1.8万元,单月突破 40万元,起步便势头强劲。

    创业初期,百果园定位明确,瞄准城市中产家庭,门店多开在中高端小区周边。余惠勇为品牌定下 “做最好吃的水果”,精准契合中产消费升级需求,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

    而“不好吃退款”的暖心承诺,以及把水果按口感、甜度精细分级定价,让不少人觉得 “多花点钱买个放心”值当。

    可如今,这份承诺却在一次次曝光中变得面目模糊。

    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的报道,武汉银海雅苑门店把腐烂水果切成块,装进精致盒子就成了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往冰箱里一塞,第二天照样贴 “新鲜”标签售卖;更离谱的是,车厘子等级全凭店员一张嘴定,普通货能吹成 “顶级果”。

    最让人膈应的是,连《食品健康许可证》都没有的员工,就在操作间里摆弄直接入口的水果。

    这样的乱象并非个例。

    更早之前的2022年,有科普博主发布视频称,他们暗访百果园门店时,发现 有门店工作人员不仅售卖隔夜果切水果,还把即将变质的水果进行切块售卖。

    随后,百果园官方微博发布致歉说明,经自查,视频中两家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果切水果等问题,涉事加盟门店已停业整顿,并责令涉事店员进行停职再教育。

    社交平台上关于百果园质量吐槽也不少。

    有消费者花 50多元买了一盒荔枝,店员拍着胸脯保证 “新鲜到货,好吃无核”,结果回家一打开,荔枝早已发霉发黑,汁水透着酸腐味;

    有人买的橘子,剥开外皮才发现果肉已经变质发霉;

    还有人在百果园的果切菠萝里吃出了塑料碎片;



    20块钱两个桃子,其中一个还是烂的

    这些糟心的体验,与百果园 “教育消费者”的高调形成了辛辣对比。消费者不是不愿为品质买单,只是当 “高价”换不来 “高质”,甚至换来了发霉、变质、掺杂异物时,所谓的 “教育”就成了笑话。

    02 去年被亏损3.91亿,关店近千家

    有意思的是,就在余惠勇喊着“不迎合”的同时,百果园 2024年财报里,“性价比”三个字硬生生出现了 24次。

    比如那句 “我们零售事业群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门店运营效能及重塑「高性价比」用户心智”,还有“我们主动拥抱变革,完成从「好吃」到「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战略升级”,字里行间都是对市场的妥协。

    而且百果园可不是说说而已。

    从去年 8月开始,从去年8月开始,百果园每月会精选1-2款高品质果品,以市场上极具性价比的价格来“报恩”消费者,朝着 “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狂奔。

    这种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让消费者看得云里雾里:到底是想做高高在上的 “教育者”,还是想当接地气的 “生意人”?

    可即便如此,百果园的颓势依旧没挡住。

    2024年之前,百果园业绩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百果园近5年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113.12亿元以及113.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0.49亿元、2.30亿元、3.23亿元以及3.61亿元。

    然而上市次年,百果园开始跌落神坛。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下降局面,并且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 102.73亿元,同比下降 9.8%,除所得税前亏损 3.91亿元。

    更戏剧化的是,就在去年 1月,百果园还信心十足地计划 “未来十年营收破千亿、线下开超万家门店”,可短短一年,风云突变宛如一出反转剧。

    截至 2024年底,百果园零售门店同比净减少 966家,只剩 5127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

    付费会员数量也在缩水。

    2024年底为 85.4万人,较2023年减少 31.7万人,降幅达 27.1%。曾经愿意为 “品质”买单的核心用户,正在悄悄离开。

    甚至连 “自己人”都在离场。

    自2024年以来,百果园的股东们就开始频繁减持。

    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百果园常务副总裁先后多次减持,持股比例从7.43%降到了4.05%。个人大股东、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7次减持,累计套现3788.64万港元。

    而2023年1月16日,百果园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收盘的总市值高达94.74亿港元,如今只剩26.94亿港元,跌去了71.5%。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水果市场早已不是 “一家独大”的格局。社区团购的 “次日达”水果新鲜又便宜,本地连锁生鲜店靠着 “产地直采”打价格战,就连超市也在生鲜区摆起 “平价专柜”。

    百果园要是真把 “不迎合”当信条,恐怕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慢慢失去阵地。毕竟,做生意不是开讲堂,消费者也不是来听课的。

    与其琢磨怎么 “教育”大家,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让价格配得上品质,让服务对得起信任。

    不然,再响亮的口号,也架不住顾客转身走进别家店的背影。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41
    • 注册 2005-1-22
    •  

    敢说百果园的水果贵,小心告你个寻衅滋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7-7
    •  

    没觉得有啥好,装修是好点,位置好点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2-15
    •  

    贵?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好不好?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努力认真工作?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9-24
    •  

    脑子瓦特了!百果园的水果真的那么好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还是国人死要面子,吃个破水果还被教育说的,说这些人什么好呢?




     14  1/3  1  2  3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8337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