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党群工作部门 » 镇江市委宣传部 » 抗日战争80周年纪念,我赠送我过去征集到的抗日战争题材
    镇江市委宣传部  >  抗日战争80周年纪念,我赠送我过去征集到的抗日战争题材     
    查看: 1738  回复: 1
    抗日战争80周年纪念,我赠送我过去征集到的抗日战争题材      查看: 1738  回复: 1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6
    • 注册 2010-3-22
    • 行业 政府行政
    •  
    抗日战争80周年纪念,我赠送我过去征集到的抗日战争题材

    我,
    国家恢复民政部就从教师队伍转业到民政局了。一辈子做烈士资料征集工作,是烈士陵园资料组的组长;我还征集地名资料。后来写成【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被美国加州大学、牛津大学、筑波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我征集的烈士资料,如果出版也同样会震惊世界。

    今年是抗日战争80周年纪念,我把抗日战争题材的文章赠送你们,看看有什么地方用,我授权登照,但是必须署名!






    著作权人:
    .镇江百姓曹小九,英勇就义很感人 今天是7.7事变纪念日 35年前,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时候,我在办公室收到松江县史志办公室一份公函,称1945年,上海松江晚报登照一则新闻,一位镇江籍的理发师曹小九,在日军攻陷上海不久,,被日本人拖到松江十字街口,用刀活活砍死。原因是曹小九早年在日本营生,精通日语。日本人在占领松江以后,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在当地立足,千方百计寻找懂日语的翻译,知道曹小九曾经在日本干理发师多年,立即找到他,要求他为日本人服务,谁知道他一口拒绝。日本人多次找他,均不能得到应允,为了防止日本人不断地来骚扰,他咬断舌头。老羞成怒,立即把他押到十字街口当众砍死。曹小九的义举感动了许多松江人。在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许多松江人跑到县政府请愿,要求给曹小九先生立碑纪念。松江史志办公室发公函中附有一份当年报纸的,影印件。

    著作权人:
    许多资料,如果不抢救,过了时效,那就永远没有了。 那时候,镇江有饮服公司、二饮服公司,通过打听,人指点我去了电力路二饮服公司。二饮服审查了我介绍信,指点的我到理发中心店(西门桥东边 理发中心很支持,但是需要问老人,把到日本去过的理发师姓名地址给我,需要过二天 一星期以后,理发中心店给了我名单、地址。 我开始采访。 我采访的第一个老人,称“金巴巴”,他在伯先路小学做门房。老人告诉我他不知道曹小九这个人,但是他说,就弄不懂中国打不过日本?他在大阪生活好几年,那时候,大阪是日本的大城市,但是他感觉上世纪30年代的大阪没镇江先进,首先没柏油马路,大街上灰尘漫天,他是抗战爆发前回到镇江的。打不过日本他始终想不通。 在黑桥一个叫“灵鸠巷”的地方。我在一个破烂的房子里找到一个姓崔的理发师,抗战爆发,他在上海虹口区,他的谈话让我非常震惊、一生难忘。他说,抗战如果你在上海。目睹天天死人失火,目睹满街奔跑的小孩、妇女、老人;那哭得真是呼天号地,触目惊心;你一定会知道我们为什么仇恨日本人、恐惧日本人了。 这曹小九我不认识,但是你目睹上海遭日本人狂轰滥炸,让许多中国人,许多妇女、儿童、老人惨死在可怕的战争之中,你绝对不会给日本人办事,曹小九不会、摆到我也不会。 印象最深的是“崔老”他那天没钱买酒了,他用醋兑了点水在喝。那喝法,我没见过。经过调查,我没能够查到曹小九先生的亲人和朋友,但是,我相信的确有中国人坚决不向日本人屈服,我们憎恨日本人发动的那场灭绝人寰战争。期待0镇江年轻的动画制作大师,能够将曹小九先生的故事变成动画片、变成电视片,让我们的后人记住这英勇不屈的民族英雄。

    著作权人:
    http://bbs.my0511.com/f152b-t7675411z?highlight=

    著作权人:
    我在民政局几十年,兢兢业业老老实实,收集地名资料、革命烈士资料,报刊杂志登照许多,现在找不到了。民政局只顾做生意赚钱,当仁不让,可以说没有第二人这样做





                      
    2025-7-3 18:30 1楼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6
    • 注册 2010-3-22
    • 行业 政府行政
    •  

    侵华日军烧毁张宰相的故居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

    由于奉命赶往南京的部分民国军人匆忙赶到南京,连冬衣也没带上,首都卫戍司令部下令,给前线送冬衣。由于当时的京沪铁路(现在叫沪宁铁路)因为作战已经不通了,军队的给养许多都是通过水路、和乡村公路向前线运输。7月,一艘装有部队棉衣的大木船停靠在镇江虎踞桥边上。因为押运的军需官得到情报,通往南京的路上日寇和民国军人已经打了起来,运输船无法进入南京了。

    这木船是军队征用的民船,船东多次请求军需官把货物就地卸下。军需官沿着运河边上找,走到南城根的张家巷,他发现一座非常大的房子,进去一打听,是清代老丞相张玉书的故居。他向主人说明情况,主人听说是向前线运输冬衣的,马上同意他把船上所有的冬衣存放在两边的厢房里。军需官把冬衣从船上卸下,放走了民船。

    仅仅过了十多天,日寇就打到镇江,进入镇江城。日寇进城,立即对城市里比较好的建筑进行侵占入驻,为了震慑民众的反抗,到处杀人放火。他们沿着运河搜查,发现了张家巷那带有花园的房子,日寇砸开门进去,对所有的房子进行搜查。发现了那批军服,不容分说,立即放火。大火烧了好几进房子,还殃及西城根的些草房

    被烧毁房屋有四处,分别是前进房三间、中进房四大间、备用房三间,还有二间柴房,被日军烧毁房屋总面积为365平方米,因火的风向,后进房幸免保存下来。张玉书故居是古建筑,又是国家文物,无价之宝,无法估算。就这样张玉书故居毁灭于沦陷时期的日军手中。日军使镇江蒙受巨大经济、文化、文物损失。日军十三师团天谷支队在镇江疯狂行凶后,从镇江鲇鱼套过江去瓜州,由瓜州赶到六合集中包围南京,参与南京大屠杀,震惊了全世界。

    张玉书是一代文豪,著作等身,由他担任总裁修成的书籍有《三朝国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三逆方略》、《平定朔漠方略》、《典训》、《治河方略》等。特别是《佩文韵府》,他亲自采辑经史,花了很多精力。《康熙字典》也由他担任总阅官。《明史》也曾一度由他担任总裁。

    康熙四十九年,张玉书以病乞休,康熙帝温旨慰留。五十年五月,随侍康熙帝巡幸热河,病复发。康熙立即派御医治疗,医治无效,逝世于热河,终年70岁。康熙帝十分惋惜,诏令内务府监制棺椁,沿途拔夫护送回京。又命大学士温达会同翰林院官员、内务府总管前往吊唁,又遣皇三子诚亲王奠茶,赐带金千两以为丧葬之用。康熙帝还亲书挽联挽诗和碑文,加赠太子太保衔,谥文贞。特允玉书弟恕可离职迎丧,又遣行人护送归里。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有清一代大臣谢世后未曾有过的。

    张家巷的巷子小但是名气非常大,那是因为这巷子里出过康熙朝的名相张玉书。一说到张玉书,那可以说是镇江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镇江人引以骄傲的名人。康熙朝是中华的盛世,如果说康熙是盛世明君,那么张玉书就是盛世名相。

    康熙时期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那时清朝的疆域,东起东海琉球群岛,西至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其中包括蒙古境内,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清朝全盛时的国土面积是明朝的三倍。康熙朝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励精图治建设国家,有显著成绩。康熙四十一年,国库赢余白银4.5千万两,表明经济的巨大发展,老百姓也有积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有了充裕财力,百姓得到实惠。可以说其中有张玉书管理国家的汗马功劳,此时的康熙时期,国家统一,国强民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政局稳定,国力强大,社会变革,政通人和。作为镇江人的张玉书,能够在康熙时代出任宰相,和明君圣主共同开创了中华盛世,成就了国家和民族的辉煌,真是值得骄傲。

    [ 本帖最后由 西门山炮子 于 2025-7-3 18:33 编辑 ]




    2025-7-3 18:32 2楼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0877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