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风雷

《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 楚子以诸侯伐吴 ……使屈申围朱方 。” 杜预注:“ 朱方 , 吴邑。”《史记•吴太伯世家》:“ 王餘祭三年, 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犇吴 。 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 裴駰 集解引《吴地记》:“ 朱方 , 秦改曰丹徒 。” 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 ,落日次朱方 。”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三章并序》:“ 南条北固 , 朱方旧里。” 清 张一鸣 《登金山》诗:“ 白下朱方频战伐, 吴头楚尾总云烟。” 我们本地人,许多人并不知道,丹徒镇是过去的“朱方城”。
“朱方是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这句话是要重新理解了,这里的“丹徒县”就是今天的镇江市区。所谓的“治所”是指“丹徒故城”址,今在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有传说,古“朱方城”就是今之“丹徒镇”。杜预注直接云:“朱方,吴邑。”有注曰:在丹徒镇以南。所以,庆封的食邑是在今天丹徒镇南的地方,那里属于古吴邑朱方所在之地。屈申围的朱方,就是今之“丹徒镇”。这样就证明了当地的传说,即,朱方镇是丹徒镇。实际上吴王刘濞也是死在朱方之地。是被东越军所击杀的,死后葬于谏壁的相唐。相唐地已经入江无存。
镇江最早称“宜”。但是这个“宜”字,很是可疑。镇江没有什么证据支持它。除了一个青铜文物“宜侯夨簋”。这也是一个“孤证”。其后,就是“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等。有人提出,丹徒,即是“丹土”。认为,丹徒地方是黄土地。“徒”“土”音相近似。有学者认为,朱方之“朱”和丹徒之“丹”,都有“红色”之义。且“朱”“土”“徒”三字,古音相通。即zhu、 tu、 du 三者古吴音是一个音。都读若du。所以,从音韵上讲,是相通的。上古无清音。皆是浊声。我个人认为,朱方是个表方向的名词。
什么是“朱方”?就是“太阳升起来的地方”。类似今天中国的邻居“日本”之本义。当然,朱方是有方向性的,即是有东方的意思 。吴王在朱方立国,建都朱方。我们镇江的城市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关注早期吴都城旧址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有学者是提出是在朱方城。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传说,丹徒故城旧址在闸口对面的一土冈上。别小瞧那个小土冈,那个地方比铁瓮城还早,还要值得保护。
铁瓮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即青云门街北面的鼓楼岗上。现存的遗址呈马蹄形,城周约一公里。铁瓮城又名子城、京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国孙吴时期的建筑;晋、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缮治,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徒故城遗址,更早,更值得镇江人民珍视。丹徒的那个小土冈是另外一个“铁瓮城”。我个人考察认为,丹徒镇没有进行过大的开发,那个土冈保存应该是比较完好的。这也是上天赐给丹徒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个需要进行相关考古发掘,如果证实是“丹徒故城”遗址。应该申请国家级遗址保护,其重要性堪比“铁瓮城”。 我是丹徒土著人,有责任告诉世人自己的对于家乡文化的学术研究推进情况,让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于“丹徒故城”遗址的保护。丹徒故城,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朱方城”。我的老家上隍一直隶属于丹徒镇的自然村。我们祖先自两宋以来,到达镇江,在丹徒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1000年左右,那里是传说中吴朱方邑之所在。上隍之地恰好在镇南。齐相庆封吴王给他的食邑在朱方。吴王刘濞也是死在故城南,即死在朱方邑。在朱方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轰动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七国之乱的首领刘濞,齐相奔吴的庆封,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主角人物。
我们也一直怀疑丹徒闸口西北面的山冈可能确实是“丹徒故城”之旧址。它们符合古人居住的择地要求。附近古代有一个大的淡水湖泊——左湖,紧临长江,交通便利。东南方向有长冈,可谓有山有水。加上秦朝开凿了大运河,战略地位上升。丹徒运河的西北也有一山冈,这个高地不完全是开挖运河的积土所致。
四脚墩土墩墓群位于丹徒镇西南约一公里磨盘山附近的汤家湾村,计四座土墩墓,当地人叫四脚墩墓。大型的高约6直米,直径约50米左右;中型的高约5米,直径30米左右。它们是西周时代吴国文化葬制的典型墓葬。三座墓已发掘。1991年夏季,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二个墓墩,发现的随葬品有原始青瓷碗、夹砂陶鬲、泥质红陶盆、泥质灰陶豆、几何印纹硬陶罐、青铜矛、剑、戈等。在四脚墩土墩墓群东部300米处有一座遗址,高出地面15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是当年住人的村落。
经遥感调查,句容、丹徒、丹阳境内的土墩墓计3134座、台形遗址185处,土墩墓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的墓葬。商周时期人们住在高于地面的台地上,其聚落形态象台形,故称之为“台形遗址”。1993年春夏,宁沪高速公路丹阳段内大泊、胡桥、练湖发掘的土墩墓内葬品与上述相同。一般每座土墩墓附近都有一个水塘,因为当时建墓是就近挖土,土被挖走的地方就形成一个塘。该墓葬于1992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上述情况说明,丹徒(朱方)历史相当悠久的。我们寻找丹徒故城旧址也很有必要性。毕竟那是比铁瓮城更久远的人类历史遗迹,值得全体炎黄儿女去珍视它们。
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原因,对于丹徒故址、对于镇江城市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充分,相信今天的人们在寻找镇江早期文明中,一定不会忘记丹徒文明,一定记忆朱方文明。朱方是镇江有文献记载的城市。过去我们一直不太清楚,丹徒镇与朱方城的关系。但是随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研究,梳理一些历史文献,结合当地口述文化,已经意识,古代的那个“朱方城”的确就是今天的“丹徒”镇。这中国历史上比较早出现的城市文明,相信朱方城的文明在中国的城市文明史上也是璀璨夺目的一颗珍珠。朱方城曾经辉煌无比。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城池,甚至于有人说,它成为吴的早期都城。这种说法有等商榷。吴为什么迁都,也有人尝试给出历史的答案。
我发现一句有意思的话,这样说的“城隍祀典无之,唯吴越有尔。”早期的城市有没壕沟,很不好说。但是,你只要筑城墙就要取土。一旦取土,自然就会形成壕沟。壕沟,有水为池,无水为隍。所以,古代的“城”,是挖土筑的高墙。隍,是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由于“隍”有庇护城市,保护百姓的作用。以后逐渐就演化成一种神。即,“城隍”变成了一种神。据说是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礼》所载八神之一。由于,朱方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它有没有城隍了。
有学者认为,确认文明的首要标准是城市。我们确认镇江的文明,以朱方城作为真正文明的发端。有了“朱方城”的诞生,它如同灯塔用文明照亮了“野蛮”、“蒙昧”和“半文明”的宜地的“黑暗”。只可惜的是,朱方城的发展没有继续,而是中断了“发育”。因为“华山畿”、“上隍”、“京畿岭”这样的古地名究竟何来,由于历史久远,今人已经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长期为历史的长河所埋没而无闻。不过,我们通过对古地名的研究,仍然可以寻觅到吴国迁都的历史轨迹。朱方城是古吴的国史中一个重要的生命驿站。
从“上隍”古朱方邑地名,似乎也从侧面佐证,古代“朱方城”即今之“丹徒”。镇江还有一个古地名“京畿岭”。这个“京畿”也是靠近国都的地方。因为三国时孙吴政权建都京口的缘故。那么,华山畿也是一个道理。而“上隍”是朱方邑的一个古地名。“上”是一个表方位的名词,“隍”字的字义就很值得推敲的。它与“京畿”、“华山畿”实相类似。
隍,是一个形声字。从阜(fù),从皇,皇亦声。"皇"指"大批人马所跟随的王者"。"阜"指"土堆"、"土山"。"阜"与"皇"联合起来表示"王者率领大批人马建造的城墙"。本义:城墙。转义:没有水的护城壕。我们如果从朱方来瞧“上隍”地名释义,我一直试图寻找它解秘钥匙。什么是“隍”?它是无水的城壕。
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说文》
《说文》也解释得很明白。
(1)(形声。从阜(fù),从皇,皇亦声。"皇"指"大批人马所跟随的王者"。"阜"指"土堆"、"土山"。"阜"与"皇"联合起来表示"王者率领大批人马建造的城墙"。本义:城墙。转义:没有水的护城壕。说明:护城壕是就近取土建造城墙所形成的防御性设施,属于一举两得性质的土石工程,即为建造城墙工程的副产品,所以有此转义) 同本义 [dry moat outside a city wall]
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说文》
城复于隍。――《易•泰》
(2)又如:隍陴(城壕与女墙);隍阱(城壕、陷坑);隍堑(城壕)。
隍,没有水的城壕:城~。
《康熙字典》解释“隍”。【戌集中】【阜部】 隍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9。《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尔雅•释诂》隍,虚也。《注》隍,城池无水者。
又《释言》隍,壑也。《注》城池空者为壑。《说文》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玉篇》城下坑也。《易•泰卦》城复于隍。又《集韵》为命切,音咏。义同。
堭的释义:1.〔堂~〕殿堂。 2.古同“隍”,无水的护城壕。
堭,也是形声字,从土,皇声。所谓“土皇”的堭。如果朱方城是吴国早期的国都,我们对于“上隍”古地名就有一个全新的解释。古代上隍这地究竟叫什么名字,也很不好说,上皇、上堭或上隍?显然是是与“王”或“皇”有关的一个地方。
那么,谁是当地的上皇,当然就是吴王。“上隍”是古吴邑的一个村落名。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地名。因为古代“上隍”处于畿的位置,所以,它一直是拱卫“朱方城”的一个哨卡。古代是有驻军的。“上隍”必须要保卫吴国的都城“朱方”。 或许古代“上隍”是有吴国的宗社或殿堂的。否则,何以称“堭”?
我们说一说,前面提及四脚墩的问题。它数量很少,考古人员怀疑是不是吴人还有其他地方有大批的古墓在?我提供一个古代上隍人家族墓的位置是赵家湖,也称赵家村或赵家。本地著名学者陈庆年卒后即埋葬于斯地。
赵家离今天的丹徒也不远,距离四脚墩很近。
“上隍”本义与“华山畿”相类似。“华山畿”通过一个“畿”字,让我们意识到“华山”可能是吴的雏形期的国都。而“朱方城”的规模肯定是大于华山畿的。而“上隍”古地名则说明“朱方城”可能做过吴的国都。“上隍”另外一个古名是“上堭”。我查过《尔雅》的说明,“堭”通“隍”。古代二字是相通的。没有国都在附近,何以言“隍”?
上隍这个古地名,就类似于“华山畿”,它的位置就是“畿”的地位。是靠近国都的一个地方。这是我对老家“上隍”地名最新的一个考证和解释。因为过去,我们一直不明白“上隍”地名,它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堭,也是形声字,从土,皇声。所谓“土皇”的堭。如果朱方城是吴国早期的国都,我们对于“上隍”古地名就有一个全新的解释。

作者简介

张风雷,男,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本科文化,生于1967年7月14日。目前为镇江市京口区作家、教师和学者。曾就读于上隍小学、谏壁中学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镇江市第九中学、镇江市八叉巷小学,著作有《张斋夜谭》(上下册,台海出版社出版)。